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止因老夫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第12回)
选段中的“明公”是谁?“受取徐州牌印”的经过如何,请简述。
简答题
(1)刘备在小沛兵败依附曹操之时,能审时度势,韬光养晦。请简述他韬光养晦的主要做法及其效果。
▲▲
(2)与葛朗台的贪婪吝啬不同,欧也妮大方慷慨,请举三例说明。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并写下祭文《芙蓉女儿诔》。 |
B.《女神•天狗》中,敢于冲破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的“天狗”意象,正是“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狂飙突进精神的写照。 |
C.《雷雨》中,周朴园让周萍跪下认侍萍(周萍的生母),四凤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冲向花园,触电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 |
D.《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诺林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他从老人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会懂得男人的责任。 |
E.《哈姆雷特》中,国王克劳迪斯发现自己罪行暴露,便让王后去责问哈姆雷特,并派遣波洛涅斯去偷听二人谈话,结果被哈姆雷特误杀。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王阳明先生云:“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若带假面伛偻而装须髯便令人生憎。”顾宁人与某书云:“足下诗文非不佳。奈下笔时,胸中总有一杜一韩放不过去,此诗文之所以不至也。”
(1)《随园诗话》的作者是▲(朝代)的▲。
(2)请简要概括作者所阐明的道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⑴联系以上两段文字,你觉得孔子和颜回因何而“乐”?
答:
⑵如今社会盛传“‘神马’(什么)都是浮云”,如果从孔子的角度看,他老人家会赞同人们的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50字左右,3分)
答: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