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文回放。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他没有对我说一句话。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项工作。
终于,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放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轻轻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给亲爱的女儿披着披肩。
这时,他转过身来,看到了我,吃了一惊。他非常过意不去地说:“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给忘记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1)“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这句话,能不能改为“如此继续了一个多小时”?为什么?
                                                                                  
(2)说说你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
                                                                                  
(3)“我”为什么十分“感激”?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 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游荡),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材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编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忽然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论 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整齐)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1.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词语。
2.请用成语来赞美司马迁。(至少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晏子数罪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之后,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道:“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恳求——( )引导——( )严肃——( )
2.晏子历数烛邹的三条罪状,实际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短文评价下面的人物。
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景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语段赏析。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dé děi de)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qiè qiē)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①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②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为文中加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2.文段中的两个“水土”分别解释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得意扬扬(ABCC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又大又甜(ABAC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本段是楚王第_______次侮辱晏子,你认为晏子的话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历史上有好多以智取胜的小故事。在课外收集这样的小故事并认真阅读,和同学交流,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智慧的魅力。

美文品读。
隋朝重臣杨素家里有个口吃但聪明的人,杨素没事时,常拿他开心。一年腊月,杨素问口吃的人:“现在家里有人被蛇咬了,你懂得多,想想办法吧。”口吃的人答道:“用五月五日南墙下的雪,涂涂抹抹就好了。”杨素说:“五月五日哪儿去找雪呀?”口吃的人答道:“如果五月没雪,腊月哪儿有蛇咬人的事呢?
1.故事中画“________”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2.为什么腊月没有蛇咬人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吃者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
昆虫避暑的办法
夏天,蜂窝里温度很高,蜜蜂们纷纷从小河里运来水,洒在巢里,并扇动翅膀降温。
蚂蚁避暑的方法很巧妙,它们搬来沙粒和小土块封住洞口,防止热气进洞。
红蜻蜓用尾巴朝着太阳,不让烈日晒到头上,以防中暑。
花蝴蝶到了中午.就合拢翅膀.倒挂在树叶的背后避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