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时,会分泌肾上腺素,它能让人心
跳、呼吸加快。肾上腺素还可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人在紧张时,会分泌肾上腺素,这一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调节。人的呼吸是通过神经调节的,肾上腺素能使呼吸加快,是因为相关神经上有肾上腺素的受体,据此推测肾上腺素受体应该分布在神经细胞的____。说明肾上腺素与某种物质功能相似,这种物质是____                           
(2)从上题中可以看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是:①____                ;②____                   
(3)青霉素过敏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是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发挥作用后造成的。注射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这是因为皮试可以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可以检测出受试者体内是否具有______                   
II.伤寒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每年在全球造成约20万入死亡。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伤寒沙门菌,我们需要在实验室对这种细菌进行培养。在对这种细菌进行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伤寒沙门菌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注意的环境条件是___  _、_  ___和    __等。
(2)为了确定伤寒病疑似患者是否携带伤寒沙门菌,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有__             和________等方法。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为该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表示的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联系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丁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D的数量下降,导致C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其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若C增加l kg,至少消耗第一营养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9分)春节过后,济南出现了“倒春寒”,给人们在户外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户外我们感到寒冷,是因为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外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_________________形成冷觉,该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单或双)向的。
(2)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增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细胞,其产生的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以维持体温。下丘脑还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水的平衡。
(3)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mg/d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刺激_________________释放胰高血糖素,从而升高血糖。此外,升高血糖还与下列哪些激素有关( )。

A.肾上腺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2分)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生长状况相同且质量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幼苗,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光照对呼吸作用无影响):甲图中,两种幼苗分别被培植于内含CO2缓冲液(维持CO2浓度不变)的无色透明气球内,气球体积可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位置。乙图表示A、B两种植物幼苗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O2的释放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代谢产生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产生场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先后增加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ADP、C3或C5)。
(3)乙图中光照强度为c时,A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_____(多/少)。当光照强度为d时,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两植物的O2释放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mg。
(4)乙图中光照强度为a时,则甲图中指针将_____________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若要研究植物的细胞呼吸,需要将甲图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指针将_____________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______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
++

+
C______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C的颜色深浅程度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下图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

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当图甲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若是d过程也不发生,则此时该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是(用化学反应式表示)
(2)在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mg/(dm2·叶·h)。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填“左移”或“右移”)。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条件下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