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蓝藻的Sir1515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定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并测得两种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和RUBP羧化酶(催化CO2固定的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______上,用层析液分离图乙所示两种叶绿素时,在滤纸条上扩散较快的是______。
(2)图甲中A点水稻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则A点应向______(左、右)移动。
(3)适宜条件下,与野生型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的干物质的量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
(4)光照强度低于2×l0
时,限制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为2×10
时,野生型水稻叶片固定的速率为____×10
。
(5)若环境中光照强度保持在3×l0,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先光照16小时,再黑暗8小时,则一天中转基因水稻积累的有机物量是野生型水稻的______倍。
下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图甲中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的结构有(填序号)。
(2)如果甲细胞能分泌抗体,则与其合成、运输与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3)图甲和图丙的根本区别是。
(4)图乙形成的组织是否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请说出你的理由。
(5)如果将一个活的图乙细胞放入适宜浓度KNO3溶液中,将会出现 现象。
(6)如果乙为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和[ ]。
(7)图丙中的4的功能是 。
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 该化合物中,①表示,⑦表示。
(2) 该化合物由个氨基酸失去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
(3) 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决定的,其编号是。
(4) 该化合物称为,含个肽键,编号是。
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该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等,体现了细胞的
性。
(3)与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是。在细菌、蓝藻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内;在小麦、蛙的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内,
(4) 若该细胞是细菌细胞,则绝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的 __生物;若该细胞是蓝藻细胞,则细胞内含有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有的人从二三十岁开始头发变稀少,四五十岁变秃顶,称为少秃顶。少秃顶是遗传的,受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基因用H、h表示)控制,在男孩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孩身上为隐性遗传。而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用B、b表示)。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⑴写出Ⅰ4基因型,Ⅲ3基因型
⑵引起Ⅳ2少秃顶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第Ⅰ代的个体。
⑶若Ⅲ1和Ⅲ2再生了一个儿子,则仅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
⑷分别写出Ⅰ1与Ⅰ2生Ⅱ2的配子的基因型。
某校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观察到某一地里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有食草昆虫、蜘蛛、田鼠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他们决定以此为对象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甘蔗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对农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甘蔗地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
(2)该甘蔗地中,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自养生物是。研究中发现,及时中耕锄掉茅草,甘蔗生长良好,否则茅草生长旺盛。关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茅草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甘蔗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甘蔗与茅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茅草幼苗、甘蔗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3) ①将茅草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选取的甘蔗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培养。B组用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
(4)如果同学们要得出“茅草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甘蔗苗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