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揭晓:物理学奖授予能带来新型节能光源的蓝色发光二级管,( LED)发明者,化学奖授予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研制者,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具有定位、导航功能的脑神经细胞的发现者。奇妙的是,这三项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莫大福音的科学成果,之前都曾被认为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蓝色IED长期令无数科学家铩羽而归,光学显微技术被认定“永远不可能获得比所用光半波长更高的分辨率”,大脑功能文题已困扰科学家数百年。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实践的发展终究会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③追求和发展真理应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④价值选择与创造应绕开价值判断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为学习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这一节课,小王在网上搜索到以下素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若分别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 B.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 D.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
通过这些素材,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有的公民享有权利,有的公民履行义务 |
B.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
C.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
D.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
我国有许多古诗词表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在今天仍被经常引用。你认为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民生思想的是()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③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④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领导干部要有所“畏”,有所“不畏”。有所“畏”,就是依法用权、秉公办事、一心为民,不越雷池一步;有所“不畏”,是指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矛盾面前不回避、诱惑面前不动摇,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干部。回答下列各题:
要使领导干部有所“畏”,关键是()
A.行使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 B.实施“阳光工程” |
C.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制度 |
领导干部之所以要有所“畏”,有所“不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C.我国是民主法制国家 | D.政府的权威来自于领导干部的作为 |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 ( )
A.召开信息发布会 | B.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 |
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 D.决策机关自律活动 |
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 ( )
A.决策权 | B.知情权 | C.监督权 | D.表决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