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题
①交际活动: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小东,李小东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
②某皮鞋店门口挂起广告牌,上写“质量可靠,绝对牛皮”,行人见了笑之。请写出店家和行人的不同理解。
店家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人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你所在的学校开展"弘扬劳模精神 做时代奋斗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班级开展"致敬劳模"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某同学拟写的一段演讲词,其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鲁南制药集团研究员赵丽丽,奥德集团董事长、总裁林波、华源锅炉有限公司焊接工齐玉祥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②他们按照"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各自的行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③让我们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语病:第 句,修改意见: 。
标点:第 句,修改意见: 。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科海泛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中新网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央视新闻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制成"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潜水器母船、"海翼号"滑翔机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一批大科技装备。同时,我国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中国火星探测巡视器着陆成功,"天问一号"上热搜。"问",甲骨文写作"
",从"口","门"声,《说文解字》所谓的"讯"也。"天问"中的"问"即用其本义: 。"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向俗,入门而问讳"中的"问"则引申为: 。
(3)班级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舟,逐梦九天"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3)班级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舟,逐梦九天"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 逾 越的hóng沟。
①逾
②hóng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2021年1月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发布了2020年"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公安部驻外使馆警务联络官、参赞杨东卫入选。杨东卫,山东德州人。高二那年,因家中突发变故,成绩优异的他被迫终止学业。后来他选择了参军。在部队,他训练之余坚持学习,津贴和家里寄来的钱,基本上都用来购买了英语教材和磁带等学习资料。20岁时,他如愿考上军校。参加工作后,他学习热情不减,不仅获得了本科学历,还获得留英硕士学位。凭借着过硬的素质尤其是英语方面的特长,自2001年起,杨东卫曾先后三次被国家选派至东帝汶、科索沃、阿富汗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局势动荡,战火纷飞,物资短缺,疾病流行,一次次的出征,意味着一次次的别离,一次次的危险。但杨东卫无惧生与死的考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展现了一名中国"警察外交官"的风采。因表现出色,他也被授予了联合国维和勋章。
(1)弘毅中学团委计划近期举办一场主题报告会,报告人为杨东卫参赞,参会人员为九年级学生。请你给他写一封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杨东卫参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毅中学团委
2021年X月X日
(2)①假如你是学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托你和杨参赞就来校做报告事宜进行沟通。请你给杨参赞提两个内容方面的建议。
内容一:
内容二:
②请为会议主标题拟写下句。
百炼始得龙泉剑
--杨东卫参赞报告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已进行了47次火星探测活动,仅有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成功率为51.2%。而火星着陆任务风险更高,22次着陆任务,只有10次取得成功,成功率为45%,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火星软着陆技术。
我国是第一次探测火星,此前还没有火星轨道器,所以中国火星车在技术上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此次采用了绕、着、巡的方式,就是环绕、着陆、巡视三位一体一次实现,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第一次开展火星探测时,采用如此高难度的任务方式,所以说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已经开创了先河,而且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材料二:
你觉得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都吃啥?汉堡?面包?蛋炒饭?梅菜扣肉?鱼香肉丝?其实,从国际空间站全面建成,到现如今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升空,多年来,空间站上的食物清单一直在更迭。
最早的版本,食物极大可能是糊糊状的。经过特殊处理、确保不会掉渣的糊状"黑暗料理","口感难以形容"。
除了糊糊外,还有类似小块压缩饼干的"一口吃"食品,以及需加水软化才能下咽的复水食品。可是不论哪一种,味道都不是重点,温饱和健康才是重点。
现在,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中式食品,饭后还可以喝一杯用中药和滋补品配制的饮料。
总之,空间站食物越来越"接地气"。要想在航天员面前不露怯,身为"菜鸟"的你千万记得收起对"太空食品"的刻板印象,在看到食物的那一刹要淡定,务必藏好眼神里的那丝惊讶,假装熟练地挑选你的最爱,或许就能在其中找到一份美味的宫保鸡丁。
(1)下列选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火星着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
B.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火星探测技术和美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C.材料二我国航天员的食品由原来的糊状"黑暗料理"到现在的八宝饭、鱼香肉丝、四川串串、重庆火锅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D.两文都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我国空间科技方面的进步和成就。
(2)从语言风格方面,两则材料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