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词《渔家傲》,完成后面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对这首宋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意思是大雁离开衡阳,照应上句的“风景异”。
B.“边声”是边塞上的声音,泛指自然界和人类的声音。
C.“长烟落日”的“长”是“空阔”之意,与词中的“落、孤、闭”结合写出了环境的辽阔荒凉而又戒备森严。
D.“燕然未勒”是指还没有象东汉某将领那样,击退匈奴,报效朝廷,在燕然山勒石记功。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 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词鉴赏

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  ”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诗词赏析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2)有人认为画线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认为如何?请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甲】《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  典故,表达了  ;【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2)【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甲】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唐雎不辱使命(选段)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丙】醉翁亭记(选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写日夜交替,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C.尾联运用设问,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思乡愁绪。

D.“客路”“行舟”与“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B.徒以有先生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D.聂政之刺韩傀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 

  

②请广于君

广

  

③而君逆寡人者

  

④翼然临于泉上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5)乙文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6)丙文中,作者在乎山水之间,体现在哪些事上?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风景与中原地带风景的大不相同。

B.上阕后半部分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祥和之气的战地画面。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

D.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