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微生物培养的有关问题。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条件。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______________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或分类)。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分)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右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

(8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
(2)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传递。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490
4120
67
10
乙种群
0
120
3210
4500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这对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自身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
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_______________,当生长素浓度超过时,就会抑制根生长。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促进生长,___________则抑制其生长。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4)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宜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体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下图表示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b是细胞,e是_____细胞。
(2)与细胞e产生物质A相关的细胞器有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
(4)图中e细胞产生的物质是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填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