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治国之重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宏伟蓝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简要回答:“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要求我们中学生具有怎样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材料一:2014年1月23日,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了反腐败的“三性”,即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说,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透露出中央近期反腐败工作的方向和基调。而在此前一天的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材料二:2014年2月18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马年第一位被查的省部级官员。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欧洲时报网刊文说,连日来中共反腐大戏连台,这表明中共反腐斗争走向纵深,“打虎”行动正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和法制建设的哪些观点?
(2)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朱彦夫——山东沂源人,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建设;他24岁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治山种树,打井修渠,架电办学,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虽然有着六个孩子的他,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经常帮助乡亲们,接济困难群众;他是当代中国的保尔,49岁离职后,以特残多病之躯,创作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2014年3月31日,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为什么朱彦夫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材料一: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主旋律,在这良好的社会背景下,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能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文明做人,健康发展。而部分青少年由于心理意志薄弱,分辨是非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扭曲,一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诱惑,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嗜好。主要表现为吸烟、饮酒、dubo、网恋、偏食等现象。这些不良嗜好,都将会严重的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
(1)学习了八年级思想品德后,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能杜绝不良嗜好,我们青少年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请你运用八年级“面对诱惑、学会说不”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材料二:在苏州,包括苏州博物馆在内的大多数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实现免费开放。但在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还存在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除右图所示的现象外,还有诸如大声喧哗,乱吐乱扔,随意触摸展品,损坏公物……为此,同学们呼吁公众提高公德素养。
(2)遵守社会公德,从我做起。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学生应如何提高公德修养?
材料一:为了维护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0年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公布的《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中特别强调: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销售金额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1)请你运用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的”?
材料二:近些年来“问题奶粉”,苏丹红,地沟油,可口可乐、雪碧含汞,海南毒豇豆席卷全国……遭遇有毒、有害、非健康食品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非健康食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危害人们的健康。请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有害食品进入市场。
以下是某校初二学生小明一天的生活片段:
小明家离学校比较近,所以总是步行到校,在途中经过十字路口时有很多人在闯红灯,小明却总是等绿灯后才走;到校后小明总能主动与同学、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主动打招呼;中午在学校用好午餐后小明喜欢找个地方听听音乐看看书;放学后有同学邀请小明去黑玩吧把游戏被他果断拒绝了;在放学途中小明看见有几个社会不良青年在敲诈本班同学小强,小明及时报了警,帮助小强脱离了危险。
(1)请运用八年级“分清是非”的相关知识谈谈说明我们应学习小明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4分,只需列出要点,不必展开)
材料一:在我国,诸如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共同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