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2008年5月,印尼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地理形势与苏门答腊岛地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折翼雨林----印尼原始森林破坏景观
(1)指出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解释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且而短小的原由。
(3)分析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榈树主要种植区的原因
(4)简述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
读我国西电东输略图,回答:
(1)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地区,水能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分布在、中南、西北地区。(2分)
(2)A线工程是将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的火电送到地区;(2分)
B线工程是将地区的(能源名称)输往沪宁杭地区;(2分)
C线工程是将流域的水力资源输往三角洲地区。(2分)
(3)图中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2分)
(4)A.B.C工程的实施,对能源的输出地的积极意义是:
。(2分)
读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
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2)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
(3)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点。(3分)
(2)从地形、气候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贵州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0分)
图为“俄罗斯1月等温线及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俄罗斯1月气温分布规律,并从海陆位置角度简要分析其成因。
(2)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支流众多,河网密布,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有256米,通航期有7~9个月。伏尔加河流域居住人口数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被誉为俄罗斯的“母亲河”。
(3)分析伏尔加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11分)读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的佳句。
材料二 图中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
(1)简析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景观形成的地理条件。(3分)
(2)分析该区域农产品品质好的自然条件。并说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