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抵达火星轨道,传回火星图片。读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主要 大气成分 |
公转 周期 |
自转周期 |
赤道面与 轨道面夹角 |
| 地球 |
1.00 |
1.00 |
氮、氧 |
1年 |
23时56分 |
23°26′ |
| 火星 |
0.11 |
0.15 |
二氧化碳 |
1.9年 |
24时37分 |
25°11′ |
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不属于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 C.银河系 | D.总星系 |
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天体,因为两者
| A.有四季变化且周期相同 |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近大气成分 |
|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 D.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
如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 A.甲→乙→丁→丙 | B.乙→甲→丁→丙 |
| C.丁→甲→丙→乙 | D.丁→甲→乙→丙 |
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 B.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
| C.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 D.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
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 A.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 |
|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
|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
|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
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风景好 |
|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
|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
| 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
下图为某海陆位置局部示意图,图中纬线上面的数据代表各点距海岸的距离,下面的数据代表相应的海水表层温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陆地的沿海海域
| A.有大量淡水流入 | B.有暖流经过 |
| C.有寒流经过 |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
该海域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是
| A.沿23° S纬线呈东西带状分布 |
| B.在23° S沿岸附近呈点、面状分布 |
| C.从23° S向南呈狭长带状分布 |
| D.在23° S沿岸向南北呈狭长带状分布 |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
| C.吸附雨水污染物 | D.保持土壤水分 |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 B.种植土层和砂层 |
| C.砂层和砾石层 |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 B.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
|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 D.调节局地小气候 |
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43-。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NO3-和PO43-的尝试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3-和PO43-的浓度()
| A.均显著增加 | B.一般不会增加 |
| C.NO3-减少, PO43-增加 | D.NO3-增加PO43-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