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材料二:“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 带控制,风浪较小;夏季科伦坡附近向 (东/西)航行的船舶能顺风顺水。
(2)“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一路一带”的西端B地区乳畜业发达,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_。
(3)“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有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画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界线。
(2)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如下图: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A、B、C三圈表示的经济地带分别是:
A,B,C。
从图中可看出,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第二、三产业比重于第一产业,农村、程度较高。
(3)东部沿海地带具有哪些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读图,并回答问题:
(1)1998年G河流域再一次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人民币。但人们发现1998年洪水虽大,但流量并不是最大——其最大流量比1954年还少1万多m3 /s,然而水位却创历史最高记录,请分析这一现象发生的人为原因。
(2)B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我国的五大水系,其历史上曾发挥的作用和现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请结合本图以及所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说说古语“南船北马”的由来。
下列图片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景观图,判读图中反映的主要地理特征,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地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有。
(2)A地区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区,该自然区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3)B地区所在自然区由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分为,该自然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4)在D地区所在自然区上进行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5)F图中动物特征与当地哪一自然特征相关?
读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地形区③是 ,位于中国地势的第 阶梯,气候类型主要是 。
(2)地形区⑤是 ,位于中国地势的第 阶梯,气候类型主要是 ,该地形区中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平原和
平原。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赣与闽的分界线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4)地形区⑧是 ,位于中国地势的第 阶梯,气候类型主要是 ,地形区⑧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
(1)标出图中②③三个箭头的名称:
②;③ 。
(2)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是平流层中的和对流层中的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光。
(3)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