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下图表示某纬线圈,A、B、C为该纬线圈上的三点,其中A点位于昏线上,B点位于晨线上。读下图,完成各题。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
| 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
| C.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
| D.相对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总早于相对偏西地点的地方时 |
下面关于国际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为了避开陆地,国际日界线和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
| B.国际日界线是天然存在的 |
| C.由西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
| D.国际日界线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
在图中,假设B点所在经线为24时,A点所在经线为180°,则全球新旧日期的面积之比大约是( )
| A.1:1 | B.1:2 | C.1:3 | D.1:4 |
读图,完成下题。
两个河口附近平原发展农业的共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 A.旱涝灾害 |
| B.雨热不同期 |
| C.土地沙漠化 |
| D.风沙危害严重 |
图中,M、N、G分别为原料地、能源地和市场。P1点是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运费最低点和劳动力费用最高点,以P1为圆心的同心圆是该企业的等运费线(单位:元)。下表是该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单位: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若仅从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成本考虑,企业厂址应选择
| A.P1点 | B.P2点 | C.P3点 | D.P4点 |
若企业的厂址选择在P4点,则该企业可能是
| A.印刷厂 | B.制糖厂 | C.电子元件厂 | D.电解铝厂 |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 B.乙城市圈80年代 |
| C.甲城市圈90年代 | D.丙城市圈90年代 |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
| C.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由北向南 | B.由南向北 | C.由东向西 | D.由西向东 |
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 | B.背斜 | C.谷地 | D.山岭 |
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
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均。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融雪性洪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太平洋 |
| B.印度洋 |
| C.大西洋 |
| D.北冰洋 |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
|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