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 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3) 国庆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向 南移动。
(4) 当地球公转由A到B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员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2015年2月,我国首条“水上公路”(见右图)在该县建成。完成以下问题。图中水上公路选线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侵占耕地 | B.保护坡地生态 |
C.连接图中村落 | D.缩短线路长度 |
为降低建桥成本,以下自然要素对水上公路设计高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水文 | B.植被 | C.地质 | D.地形 |
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中国的高铁技术虽源于国外却也结合了自己的创新。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30%到5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泰国期间,中泰双方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时,中国提议“用高铁换大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下列关于我国高铁具有的优势,说法错误的是
A.技术成熟、安全,成本优势明显 |
B.拥有较强的配套、集成能力 |
C.积累了应对复杂多样高铁建设、运营环境的经验 |
D.通过学习吸收,已经能够生产所有标准的高铁 |
我国提议“高铁换大米”的原因可能是
A.泰国大米品质高,很受我国居民喜爱 |
B.泰国大米产量大,将来可满足我国粮食进口需求 |
C.我国粮食供需存在缺口 |
D.我国大米市场价格不断上升 |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同时开通运营。下图为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南广高铁
A.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
B.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
C.连接两个沿海省区,经济发展互补性强 |
D.连接云贵高原与珠江三角洲 |
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 B.施工期间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
C.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 | D.可能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 |
2015年4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至此我国将形成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成渝在内的5个超级城市群。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完成以下问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A.矿产资源丰富 | B.第三产业基础好 |
C.水陆交通便利 | D.产业技术领先 |
为促进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该
A.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 |
B.依托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
C.各城市同一工业结构,增强地域竟争力 |
D.依托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
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
C.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加剧缺水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
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
B.施工活动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 |
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