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生长状况相同且质量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幼苗,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光照对呼吸作用无影响):甲图中,两种幼苗分别被培植于内含CO2缓冲液(维持CO2浓度不变)的无色透明气球内,气球体积可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位置。乙图表示A、B两种植物幼苗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O2的释放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代谢产生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产生场所包括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先后增加的物质分别是_____和___(ADP、C3或C5)。
(3)乙图中光照强度为c时,A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多/少)。当光照强度为d时,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两植物的O2释放量的差值为______mg。
(4)乙图中光照强度为a时,则甲图中指针将___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若要研究植物的细胞呼吸,需要将甲图装置进行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指针将___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
下图是用于测量生物吸收氧气量的实验装置。分别以20粒萌发的大豆或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⑴装置图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⑵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向移动,移动的最大速率是mm/min。
⑶动物呼吸和种子萌发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⑷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⑴若用电刺激A处,在B、D两处能检测到电信号的是处,神经兴奋传到该处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⑵人在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结构1)产生的兴奋传入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后,通过调节会使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此时的结构5是指。
⑶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左侧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教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若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神经。
②刺激蛙左腿,若,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观察的方法来加以验证。
生物工程技术为人们获得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供了便利。请据图回答:
(1)在培育转入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③过程培养到阶段。可以采用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
(2)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常用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需插入中,以便目的基因能进入受体细胞。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可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3)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通入一定量的CO2,目的是,培养液中除添加各种营养物质以外,还常常要添加等天然成分。
A.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处理。
(3)培养基中添加的尿素和牛肉膏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和。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
的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B.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
(2)材料用具:(略)
(3)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培养了3--4天。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4)请回答:
①实验制备的两种培养基分别是和培养基。
②本实验中。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的类型从功能上看属于培养基。
③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
某种花卉的野生型全部开红花,但实验室通过育种得到了两个开白花的突变品系。为了研究该花卉的花色遗传方式,现用野生型和两个纯种突变品系分别进行杂交实验并均得到F1 F1自交得F2 ,结果见表格:
(1)甲同学只观察杂交组合I就推断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该假设成立,则_____为显性性状,F2中红花纯合的概率为_____,将所有红花选出进行自交得到的F3中白花基因频率为_____。
(2)乙同学发现杂交组合Ⅱ的实验结果和甲同学的假设矛盾,于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该花卉的花色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_____ (填“B”或“b”),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
②杂交组合III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
③若从第I组、第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红花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