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题目:        
像一张大蒲扇似的荷叶,舒舒服服地铺在水面上。
有一天早晨 荷池里的鱼儿一打挺儿 溅起的水花落在荷叶上 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好看极了 有一个孩子欢快地叫着说 你们快来看哟 那荷叶托着的水珠 多美啊 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啊
水珠听了,得意忘形,似乎自己真的变成了一粒珍珠。它对荷叶说:“看看由于我的存在,才给你增添了光辉。人们到这里,不都是来看我吗?”荷叶微笑不语。
太阳升高了,水珠被蒸发了,荷叶上只留下一块泥印。
听到赞美声就盲目骄傲,自鸣得意,其结果是可悲的。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A自己表示很得意,以为了不起。(    )
B因过于得意而忘记了自己应持的态度。(    )
(2)给第2 小节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4)给短文加个题目。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那荷叶托 水珠多美丽啊”一句中的“啊”读“a”(  )
“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啊”中的“啊”应读“wa”。(   )
(6)在我们现实中也有像小珍珠那样的人,请你结合你周围的人谈一谈,写一段话。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遥远的炊烟(12分)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对于有着乡村生活经历的人们来说,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兴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炊烟就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家园。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在都市庙堂,不论你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重创,那随风飘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当我们忆起年迈的母亲,母亲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从野外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正在炊烟里忙碌。我们的姐妹呢?她们的身影在灶前的火洞边,把小辫子甩在身后,正往炉膛里填着玉米和高粱秸秆。
没有风的时候,炊烟是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一片,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______________的瀑布,像______________的锦缎,像______________的少女,像______________的烟霞。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1)把下面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4分)
婀娜多姿飘忽散淡飞流直下艳丽多彩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①一个人只要在乡村生活过,都会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 ( )
②小时候,如果谁家房顶上的炊烟没有了,就说明饭还没做呢。 ( )
③炊烟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家园,故乡茅屋上升起的袅袅炊烟最让游子动心。( )
④只有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才是一幅动人的画卷。 ( )
(3)为什么在乡村生活过的人都会怀念自己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的印象里,什么才是家乡的象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 魂(节选)(6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 偶然)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 副)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教训 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用“____”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分)
(2)这段话抓住了外祖父的语言、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外祖父分外爱惜墨梅图的感情。(2分)
(3)给文中画“____”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①《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___诗,诗中炼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___________的佳作,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军队行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写出了深夜时分风雪无情地把睡梦打断的情形。
②《梅花魂》中外祖父所说的梅花的精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桂花雨》中母亲说的一句与“月是故乡明”异曲同工的话是“____________”
④《小桥流水人家》中描写“我”和孩子们充满童趣的活动的话是:___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好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吵起来。为了(jīn jìn)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jiào jué)。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们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的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跺冻僵了的脚。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你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hǎo hào)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用“—”线画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一声不响:凛冽:
(3)你认为从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杨时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用“———— ”画出。
(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6)你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写在右边的横线上:__________

默写《挑山工》一文中令你感受最深的段落。(个别没学过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并说明令你感受最深的原因。
(1)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