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每天前进30公里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100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有两个团队竞争,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壮举——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团队有5个人,斯科特团队有17个人。这两个团队都于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外围做好了准备,要进行最后的冲刺。结果是,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而且人数占优,可是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
事后有人分析两个团队的策略和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阿蒙森团队虽然人少,但是物资准备充分,他有有3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的人多,但是准备的东西少,他们只有1吨的物资。
1吨的物资够吗?如果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刚好够。
阿蒙森团队准备的物资有很大的富余量。他们充分估计到环境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相反,从斯科特团队的日志来看,他们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一天走四五十公里甚至60公里,但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帐篷里,诅咒恶劣的天气,等着天转晴再前进。
我觉得这件事跟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做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处。
那就是我们要做好充足准备,不管外界环境好坏,不管所胃的运气好坏,都不怨天尤人,坚持自己的计划,每天前进一点点。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到明年的今天再回顾,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
随心所欲:
怨天尤人:
(2)请用简练的话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分)
(3)请你总结概括阿蒙森团队成功的原因。(至少说出两条)(4分)
(4)结合全文,你觉得文章的题目有何深意?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狮子洪洪住在火热的非洲,从来没有见过冰,他想:“冰是什么样子呢?”
洪洪给南极的企鹅非非寄了一( )信,希望非非给他寄一( )冰来。
过了几天,洪洪收到来自南极的一( )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的一塑料袋水。洪洪很生气,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写信给非非:“我让你寄块冰,你为什么寄一( )水来?真让人扫兴!”
不久,南极的企鹅非非收到了退回的箱子和信,箱子里是一( )厚厚的冰。非非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怎么说是水呢?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写在( )中。
个块袋封
2.用“______”画出洪洪说的话,读一读并数一数:洪洪一共说了( )句话。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 )收——( )
失望——( )明白——( )
4.照样子写词语。
厚厚的 ________ ________
5.“非非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怎么说是水呢?”非非不明白,你能把原因告诉他吗?口头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完成练习。
快乐
夏天里哪个最快乐?
夏天里知了最快乐。
每天躲在高枝上,
拉着喉咙(hóu lóng)唱山歌。
夏天里哪个最快乐?
夏天里鸭子最快乐。
成群结队水里游,
划着双桨(jiǎng)拔清波
1.夏天最快乐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夏天,知了躲在以上________;鸭子在水里游,________。
3.夏天里还有谁最快乐?试着写一写
夏天里哪个最快乐?
夏天里________最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悄悄地、悄悄地,
我像一个活泼的
爱爬竿子的绿孩子,
伸着小腿儿到处爬。
爬呀,爬呀,
给树添上绿叶;
爬呀,爬呀,
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爬呀,爬呀,
给墙绕上绿藤;
爬呀,爬呀,
给小山坡穿上绿衣。
人们都爱这么夸奖我:
这是一个绿孩子,
真勤劳。
我们看她不见,
摸她不着,
可是我们确实知道她来了,
她给我们带来了,
多么凉爽的绿颜色。
1.照样子写词语。
悄悄地 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夏天像个( )的孩子。他来到了( )、( )、( )和( ),把( )带给了我们。
夏天,给树( )上绿叶,给葡萄架( )上绿纱,给墙( )上绿藤,给小山坡( )上绿衣。
3.夏天还会爬到哪儿?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
爬呀,爬呀,( )。
4.你喜欢夏天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完成练习。
蚂蚁和喜鹊(xǐ què)
有一天,一只蚂蚁在树下挖土。挖到中午,口渴了,就到水塘边去喝水,谁知一不小心掉到水塘里了。蚂蚁着急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
喜鹊在树顶上听见了,连忙衔(xián)了一片树叶丢在水塘里。蚂蚁爬上树叶,风儿吹着树叶一漂一漂地浮到岸边,蚂蚁得救了。它对喜鹊说:“谢谢你,在我危难的时候救了我的命!”喜鹊说:“不用谢,以后你可要小心点呀!”
过了几天,猎(liè)人来打喜鹊。蚂蚁看见了,就轻轻地爬到猎人的脖子上,当猎人聚(jù)精会神地瞄(miáo)准喜鹊,正准备开枪的时候,蚂蚁狠狠地咬了猎人一口,猎人身子晃了一下,没有打中喜鹊,喜鹊得救了。
喜鹊飞过来感谢蚂蚁。蚂蚁对喜鹊说:“你不用感谢我,上次我掉到水塘里,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不早就被淹(yān)死了吗?”
1.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着(zháo zhuó)急得(dé de)救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一心一意——( )感激——( )
3.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骆驼很高,羊很矮。骆驼说:“长(cháng zhǎng)得高好。”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矮比高好。”
他俩走到一个园子(旁傍)边。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申)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举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很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摇头,不肯认输。
他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扇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mó mú)大样地走进园子去吃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只(zhī zhǐ)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或读音,用“√”表示。
2.课文有( )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有( )句话。
3.骆驼和羊在争吵,骆驼认为( ),羊认为( )。
4.读一读,选一选。
老牛说:“你们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这句话的意思是( )
(1)骆驼有长处,羊也有长处。
(2)骆驼有长处,羊有短处。
(3)骆驼的短处是羊的长处。
(4)骆驼和羊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