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领养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里。一天夜里,房子突然起火了,奶奶在抢救孙女时不幸被火烧死了。大火迅速蔓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
火焰已经封住了所有的进出口。小女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喊着救命。邻居已呼叫过火警。人群中传布着消息说:消防队员正在扑救另一场火灾,要晚几分钟才能赶来。人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外面观望,着急。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梯子架到墙上,人钻进火海之中。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无亲无故了,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老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意。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的种种好处。
最后,本村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她,并且能给她金钱和金钱能够买的一切东西。”
自始至终,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语,眼睛望着地板。还有人要发言吗?”会议主持人问道。这时,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只见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他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孩子叫出声来 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 她一下子蹦起来 双手紧紧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 就像她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 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她抬起头,朝他笑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写反义词:迅速——( ) 消失——( )
写近义词:抽泣——( ) 惬意——( )
(2)在文中找出现对应意思的词语天灾括号里。
①互相依靠着度日。 ( )
②从开始到终了;从开始到最后。 ( )
③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 )
④形容一言不发。 ( )
(3)给画横线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填空。
一位老师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
。
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
。
本村最富有的居民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
。
(5)当那个步履缓慢的男人出现时,小女孩死命抱住男人的脖子是因为: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刚来到美国,就发生了一件使他气愤的事情。
那天,吉鸿昌要往国内寄东西。他在包裹()上用中文和英文清清楚楚地写上了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然后,把包裹递给邮局的职员。那个职员把包裹推给吉鸿昌,阴阳怪气地说:“对不起,先生,中国在哪里,我不知道,无法投寄!”吉鸿昌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中国!中国的国土比你们美利坚合众国的还要大,你竟说不知道!”
同吉鸿昌一起来的人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换一个窗口,我去寄。日本人也有往中国寄东西的,只要说‘我是日本人’,就什么事都好办了!”我,吉鸿昌,绝不这样做!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回到旅馆,吉鸿昌立刻动手做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了五个字,“我是中国人。”
从此 他()出席宴会 参观工厂 ()参加招待会 ()把这块木牌戴在胸前
(1)给加点字注音。
(2)请你在文中找出两个AABB式的词语写在下面,并仿写两个。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阴阳怪气——
火冒三丈——
(4)给最后一句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把标点补充完整。
(5)请你简要地说一下同伴给吉鸿昌出了一个什么主意?
(6)你觉得吉鸿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看出来的?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半,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的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
(1)这段话中民夫们销毁鸦片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可他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1)给加点字注音。
折()断乐滋滋()
(2)本文是一则寓言,“寓”是_____________ 的意思,“言”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守株待兔”中的“株”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待”是___________的意思,“守株待兔”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田人后来怎么样了?请想象一下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阳节的传说》节选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敏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投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桓景让乡亲们躲避瘟魔的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
(3)请你在文中画出描写桓景斩妖的情景的句子。
(4)“重阳节”是农历,在这一天人们要举行等活动。
(5)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使节日有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容。请你说一说,你准备在重阳节为老人做些什么?
重温课堂。
(1)《掩耳盗铃》告诉我们的道理,这个成语与成语意思相近。这样的寓言我们还学过、。
(2)《重阳节的传说》让我们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