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祁(qí)黄羊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于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大王问我谁可以担此重担,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信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一)用“___”画出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落下毛病(lào luò) 统帅(suài shuài)
(二)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推选,选举;④举人的简称;⑤提出;⑥全;⑦兴起;⑧抬起。
(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 )
(2)文天祥举兵抗元,各地百姓纷纷响应。 ( )
(3)这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 ( )
(4)在这次运动会举重比赛中他一举夺魁。 ( )
(5)你举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吧。 ( )
(6)在这里,小胡举目无亲,他感到很孤单。 ( )
(三)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替代( ) 担当( ) 慎重( )
(四)下列每组两个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 解狐是杀你父亲的仇人。 ( )
(2)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事关国家安危,我怎能不慎重呢?( )
(3)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谁说这个重任非祁午莫属呢? ( )
(五)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祁黄羊两次举荐,第一次举荐,悼公感到意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举荐,悼公感到意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悼公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以公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共6分)
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秉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下面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恐已暮矣傍晚 | B.安敢戏君乎游戏 |
| C.何不秉烛乎拿,持 | D.臣闻之见闻 |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也。都因想得其⑤前利。而不顾其⑥后有患。
(1)写出文中“其”分别具体指什么?
| A.自己 | B.黄雀 | C.螳螂 | D.树 E.蝉 |
其: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第 ( )组。
①间断亲密无间
②假日不假思索
③号召风号浪吼
④勉强坚强不屈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第( )组。
①绝妙舍己救人
②催促束手无策
③陌生无价之宝
④来历呼风换雨
借古喻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遽契其舟,曰()
④求剑若此()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课外阅读
邯郸学步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
1、解释下列字词。
行:
故:
匍匐:
2、这则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说说你的理解。
课内阅读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文中批评了哪种人?他错误的实质是什么?
2、说说这则寓言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