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2的晶体为离子晶体,其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D的二价阳离子比C的简单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离子核外有5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E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的原因是 。
(3)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AC32-的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4)写出任意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与DC2中的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 。
(5)E的高价态离子和低价态离子均能与A、B两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组成六配位的配离子,写出该配离子的化学式 任写一种)。
(6)X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该元素与D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下面a~f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化学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托盘天平 d.温度计 e.分液漏斗
(1)标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填编号)。
(2)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填编号)。
(3)称取10.5g固体样品(1g以下使用游码),如果样品与砝码放错位置,则实际称取的样品质量为g。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测得溶液pH=1;
②取2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HNO3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对该错误改正的方法是(要作较详细的说明)。
(3)到目前为止,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H2S)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所含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若两者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
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2)上述反应中,若有5mol铝原子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为mol,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0 Al + 6 NaNO3 + 4 NaOH =10 NaAlO2 + 3 N2↑ + 2 H2O
实验室为测定一新配的稀盐酸的准确浓度。通常用纯净的Na2CO3(无水)配成溶液进行滴定。具体操作是:称取W克纯净无水Na2CO3装入锥形瓶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在酸式滴定管中加入待测盐酸滴定至完全反应。
(1)碳酸钠溶液呈明显的碱性,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当用热水溶解时碱性更强是因为。
(2)由于CO2溶在溶液中会影响pH值,为准确滴定,终点宜选在pH值4—5之间,那么在石蕊、甲基橙、酚酞三种指示剂中应选用。终点颜色变化是。
(3)若达到滴定终点时,中和W克Na2CO3消耗盐酸V毫升,则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
(4)若所称取的Na2CO3不纯,则测得盐酸的浓度就不准确。现设盐酸的准确浓度为C1 mol/L,用不纯的Na2CO3标定而测得盐酸浓度为C2 mol/L。在下述情况下,C1与C2的关系是(填“>”或“<”或“=”):
①当Na2CO3中含有NaHCO3时,则C1C2
②当Na2CO3中含有NaOH时,则C1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