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把“互联网+”的概念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李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
材料一:“互联网+”被视为对传统信息化的重新定义,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内,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正在社会生活各部门扩散和应用,并与传统产业碰撞出新的火花。
材料二:2014年,中国凭借140亿件快递跃居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快递业大约六成业务是来自于电商。电商催生了快递业的繁荣,但也导致快递业利润稀薄,快递业未来将何去何从?在“2015中国快递论坛”上,“互联网+”正被快递业视为新机遇,有望继电商之后点燃快递业的“二次革命”。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互联网+”行动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结合材料一和二,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观点,进行分析“互联网+”行动带来的快递业的二次革命。
(3)结合材料一和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为何要引入“互联网+”。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进入“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如箭在弦。从“城市”到“城乡”,一字之差却意味深长,标志我国真正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代。推进城镇化建设正是统筹城乡的重要举措之一。
材料一:我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图:

注: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5%、40%和35%。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为60%。
材料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城镇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全国居民的消费额提0.19%-0.34%。新增投资达6.6万亿,GDP将增加0.5%--0.85%。城镇化能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区域重组;城镇化对科技创新有巨大需求。对我国来说,应当由注重城镇化规模的简单扩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城镇化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影响。
(2)请结合材料说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一提法的方法论原则。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由于目前中美贸易逆差数额巨大,美国参、众两院的两个委员会分别通过议案,要求政府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惩罚,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反对,并要求总统行使否决权。
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在会上就该法案的修订草案作了说明。根据委员长会议的决定,上述法案将通过立法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后,再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请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美国产生这种政治现象的原因。(4分)
(2)对此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及其重要性。(8分)

材料一:发展是处理民族关系的第一要务。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便没有民族的和谐,就不能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目标就是通过10年时间,最大限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材料二:胡锦涛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把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更好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
(1)请联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所坚持的原则,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

材料一: 2009年和2010年江苏省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情况比较(单位:元)

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10年江苏GDP总量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2%;201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52:1,而2009年为2.57:1。材料二:2011年,江苏启动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每年居民收入要增长10%左右。从2月1日起,上调我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增加180元,上调幅度达18.75%。这是我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具体措施,也是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措施之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江苏省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的重要性。

(8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加大对我省环境的保护力度,省委、省政府已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纳入对市县政府、省直部门和相关企业领导干部的评价考核,今年将进一步提高这项考核在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考核中的比重。对行政不作为、措施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市县、部门以及有关企业,要追究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处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怎样才能增强环境意识。(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