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进入“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如箭在弦。从“城市”到“城乡”,一字之差却意味深长,标志我国真正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代。推进城镇化建设正是统筹城乡的重要举措之一。
材料一:我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图:

注: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5%、40%和35%。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为60%。
材料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城镇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全国居民的消费额提0.19%-0.34%。新增投资达6.6万亿,GDP将增加0.5%--0.85%。城镇化能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区域重组;城镇化对科技创新有巨大需求。对我国来说,应当由注重城镇化规模的简单扩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城镇化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影响。
(2)请结合材料说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一提法的方法论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本融通以及劳务等领域,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有哪些?
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
面包”“牛肉膏”、“地沟油”又接踵而来……食品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触目惊心,引发了人们对
食品安全的不安与恐慌。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所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构建“放心消费”的食品市场,是广大消费者的企盼,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当前就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请填写下表。

主体
对策
政府

企业

消费者

材料一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和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材料二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但是消耗原煤占世界总消耗量的39.6%,消耗粗钢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1.8%。
材料三尽管我国非常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但是城乡差距仍是我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全局,请回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南通六)2011年伊始,中国国家领导人将首次出访选在欧洲,中欧关系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两年来'中欧双方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开创了中欧关系史上的众多“首次”,有力推动了中欧合作的全面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无论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还是欧盟的“欧洲2020战略”都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这些将为中欧长期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要说明我国发展中欧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邓小平指出:“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
  辨题:美国资产阶级“对内自己也打架”,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