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四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抒发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注)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注)本词是温庭筠的名作,抒写思妇的“心里事”。词的开头直抒胸臆,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从感情变化角度看,这首诗可分为几层?请作概括分析。
答:简要分析“语罢暮天钟”的表达作用。
答:
现代诗歌阅读
醉中感怀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