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管中水位高度低于乙管 |
B.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 |
C.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
D.两管的葡萄糖浓度皆为8%,淀粉皆为4% |
科学家对鸡和鸭两种动物体内的某些元素的含量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每100 g体重中的毫克数)
![]()
元素 |
Cu |
Fe |
Zn |
P |
Se |
||
鸡 |
9 mg |
1.4 mg |
1.09 mg |
156 mg |
11.75 mg |
||
鸭 |
6 mg |
2.2 mg |
1.33 mg |
122 mg |
12.5 mg |
此表可以说明 (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很大 |
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很大 |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不大 |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种类相同,含量差别不大 |
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等因发现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而被授予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才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调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的多,死亡的少 |
B.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 |
C.在人体中,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癌症。如果不该死亡的细胞过多地死亡,人体就会出现衰老 |
D.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死亡的,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的,两种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死亡 |
(多选)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
(多选)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