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OA=R,OB=4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A点的速率vA=![]() |
B.卫星在B点的速率vB<![]() |
C.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 |
D.卫星在B点的加速度aB<![]() |
古有“守株待兔”的寓言。若兔子头部受到等于自身重力的打击力时被撞死,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为0.2s且相互作用后兔子的速度变为零,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的速度可能是(g=10m/s2):( )
| A.1m/s; | B.1.5m/s; | C.2m/s; | D.2.5m/s |
当一列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该波的频率将发生改变 | B.该波的波速将发生改变 |
| C.波长和障碍物的尺寸差不多 | D.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小得多 |
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
| A.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增大 | 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 |
| C.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 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
| B.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是纵波 |
| 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
| D.发生干涉的两列波频率一定相同 |
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其余电路部分未画)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如图所示,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计算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通过分析下表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计算机读数(N) |
| 1 |
静止 |
2.2 |
| 2 |
静止 |
3.4 |
| 3 |
直线加速 |
3.8 |
| 4 |
直线匀速 |
3.2 |
| 5 |
直线减速 |
1.9 |
| 6 |
静止 |
1.2 |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8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3.4N
C.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