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 爸爸 你看 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 就有一个小窝 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ì ( )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jīng qí ( )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在第2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形容雨大的词是 ;“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
。
(4)用“——”在文中划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
文中最值得我牢记的一句话是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发?
拓展阅读。
珍贵的电影票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30多岁的张老师当我们班的班主任。她中等个儿,乌亮的短发下,映衬着一张娟秀的面容。她待同学很和善,课间常跟我们在一起跳舞、做游戏。哦,尤其是她的故事讲得棒极了,声音又十分甜美好听。来了没多久,大伙都喜欢上了她。
一天班会上,张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开了电影《小海军》的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一双双眼睛瞪得圆圆的。故事讲完了,张老师又柔声问我们:“这个故事好听吗?”
“好听!好听!”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张老师想了想,说:“那好吧,这星期六下午我带大家去看这场电影,你们在这两天把电影票的钱交来。”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呼雀跃,高兴非凡。唯独我的心里一阵阵发凉,哀愁得想哭。因为继父嗜钱如命,是断然不肯给钱的。我清楚地记得上个月的那件事:由于学校离家很远,我每天带上饭团到学校吃午饭。冬天来了,这冰凉的饭团怎么下咽呢?我怯生生地向继父讨买开水泡饭的一分钱,未料他阴沉着脸死活不给。而现在是要讨1角5分钱,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了。母亲又极软弱,她自己没有工作。唉,好在张老师在暑假里的一次家访中,已从母亲嘴里打听到家中的一切,想必她对我不去看电影是会理解的吧。
这两天,同学们一到学校,忙从书包里掏出钱,蹬蹬蹬地朝办公室奔去,我则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托着腮帮,痴痴地瞧着,鼻子酸酸的。真的,我多么渴望能和同学们一起坐在电影院里,美美地看这部精彩的儿童片呵。就是梦里也想起它……
星期五放学后,张老师拿着一叠电影票走进了教室。她挨着课桌,逐一把票分给大家。拿到票的同学笑逐颜开,交头接耳兴奋地谈论着,我却把头垂得很低,摸出一本课本,竭力把目光注视在书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
突然,我发觉张老师已走近我的课桌边,只听“咝”地一声,她撕下一张票,轻轻地放在我的课桌上。
“啊!”我顿时惶急起来,涨红脸,小声对张老师说:“老师,您发错了,我没有交钱……我不看。”
张老师和蔼地看了我一眼,俯下身,凑在我的耳边低声说:“老师已替你付了,拿着,明天跟大家一块儿去看。”
我愣了一下,颤着声说:“老师,谢谢您……”把电影票紧紧地攥在手心里,虽是薄薄的一张小纸片,我却觉得它很沉,好珍贵。
1.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 )。
A.电影票的珍贵 B.老师无尽的爱,广博的情 C.作者难忘老师
2.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字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读音,在后面的括号里面画“√”。
嗜钱如命 shì( )怯生生 qiè( )
shí( )què( )
4.文章最后,“我”为什么觉得小纸片很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从小就有强烈的读书愿望。他在学校里,成绩很好,获得过最优奖,然而贫困使他只上了两年学。为了养家糊口,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读书。他常常冒着危险找书看。为了躲避老板和主人的监视和禁止,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他用罐头盒做了个小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阁楼等处苦读。实在找不到灯油,他就在月光下看书。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愤攻读,从而具备了高深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知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伟大的文学家。
1.短文中有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描写高尔基怎样读书的句子。
3.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填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①高尔基的故事 ②苦读③少年高尔基 ④不忘读书
4.你知道高尔基写过哪些作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家乡古城墙
长江之畔,古城墙围成了我的家乡。城墙的外面是清清的护城河,那岸边垂河的柳树多情地看着自己水中的丽影。
家乡小城共有六个门。东大门门外有一座拱桥,叫九龙桥,因桥身有九条石雕龙头而得名。桥的那头是一根六米高的九龙柱,柱子上九条巨龙栩栩如生,脱石欲出。我常常喜欢站在桥头,内心感受着桥下静静的涓涓细流,目光抚摸着不远处矗立的古城墙。这动与静、现实与历史的交融,让人不能不感叹岁月的沧桑。
每每走在古城墙上,厚重的历史总让我觉得自己回到了古战场。依稀间,旌旗飘飘,西风猎猎,将军们在城头指挥,千军万马在城下厮杀。战马的sī jiào( ),兵刃的kēng qiāng( ),炮火的hōng jī( ),巨石的gǔn luò( )……一切仿佛就在身边,就在眼前。触摸着青石砖上的累累痕迹,我似乎在抚摸着历史的肌肤,那么近又那么远,那么真切却又那么模糊。
从城头向内望去,一片郁郁葱葱,偶尔露出一角仿古楼台,就像草原上牧羊女那若隐若现的黄头巾。墙内的土坡很陡,满是各样的灌木,坡上古树盘虬的裸根就像一级级台阶,形成了一条条小路。沿着路缓缓走下城墙,又是一条青砖叠成的古道。“春见桃花迎面笑,冬闻梅送暗香来”,走在这里,不由得令人如痴如醉。
夜色下的古城,一样美丽。
登上宾阳楼,远处闪烁的霓虹灯散发着现代气息,千家万户的灯火透露着祥和的氛围,让人安宁。坐在亭中的石凳上,看着流动的车河川流不息,听着齐墙的松树沙沙作响,夜风习习,月光如水,温一壶酒吧,举起酒杯,可否邀得月宫的嫦娥?
小城的秀丽无法说够,小城的故事无法说完,小城的底蕴无法说透,我愿做小城墙头那株小草,在风中摇曳,在风中欢笑,在风中吟唱,在风中低声诉说她的名字:荆州古城。
1.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造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填写括号中的词语。
战马的( ) 兵刃的( ) 炮火的()巨石的( )
3.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描述古城墙的呢?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夜色中的古城墙上欣赏到了怎样的城市夜景呢?请你列举一些关键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对家乡的古城墙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守望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而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入而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段日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故乡的榕树
故乡房屋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的榕树,以它们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一段树心被烧空了,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它昂着头,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榕树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做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很远很美的地方去……老榕树不为生活的磨难屈服,顽强地生长。
有时我们会问:这棵驼背的老榕树为什么会被烧成这样呢?老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大蛇藏在这树洞中,日久成精,想要升天;却因伤害人畜,犯了天条,触怒了玉皇大帝。于是有天夜里,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榕树着火烧起来了,烧空了一段树干,烧死了那头蛇精,接着一阵大雨把火浇熄了……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说的,他像老榕树一样垂着长长的胡子,我们相信他的年纪和榕树一样苍老,所以我们相信他说的话。
三十年过去了,听说那棵“驼背”榕树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而当年把驼背的树干当船划的小伙伴都已长大成人。那像榕树一样垂着长长胡子的讲故事老人已经去世;只有榕树旁的溪水,还在汩汩流淌吧?
故乡的榕树呀……
1.选择正确的读音。
遮(zhē zē)蔽茂盛(shèng sèng) 劈(bī pī)开暴(pào bào)发
苍老(cāng chāng) 奇(qǐ qí)异浓(lóng nóng)密 浇(jiāo jāo)熄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 ) 直立——( ) 苍老——( )顽强——(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回忆了关于大榕树的( )件事情,包括我和小伙伴( ),老人讲的关于( )的传说,以及大榕树( )的命运。
4.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相信老人讲的传说是真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能看出来作者在大榕树身上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