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恒温下,将amol N2与b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计算过程: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8mol,nt(NH3)=4mol,计算a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537.6 L(标准状况下),其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求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
(3)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应用。
(1)硫酸生产过程中涉及以下反应。已知25℃、l0l kPa时:
①2SO2(g)+O2(g)+2H2O(l)=2H2SO4(l)ΔH=-457kJ/mol
②SO3(g) +H2O(l)=H2SO4(l)ΔH=-130kJ/mol
则SO2催化氧化为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SO3催化氧化为SO3的反应。
①甲图是SO2(g)和SO3(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 SO2(g)和l0 mol O2(g),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P1________________ P2(填>、=或<);A、B、C三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用KA、KB、KC和 >、=、<表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生成硫酸过程中,通常用氨水吸收尾气。①如果在25℃时,相同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所得溶液中c(H+)-c(OH-)=___________(填序号)。
A.c(SO32-)-c(H2SO3)
B.c(HSO3-)+c(SO32-)-c(NH4+)
C.c(SO32-)+c(NH3∙H2O)-c(H2SO3)
D.c(HSO3-)+2c(SO32-)-c(NH4+)
②已知在25℃时NH3·H2O、H2SO3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则上述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H2O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mol/L)
1.7×10-5
Ka1
Ka2
1.54×10-2
1.02×10-7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之一。请回答以下问题:
(1)硫酸工厂的酸性废水中砷(As)元素(主要以弱酸H3AsO3形式存在)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某工厂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
①已知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2个电子层,砷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 (填“强’’或“弱’’);
②工业上采用硫化法(通常用硫化钠)去除废水中的砷,生成难溶的三硫化二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砷的常见氧化物有As2O3和As2O5,其中As2O5热稳定性差。根据下图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下图装置中,C1、C2是石墨电极。

①A中盛有棕色的KI和I2的混合溶液,B中盛有无色的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并向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C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②该电池工作时,当外电路转移4NA e 时生成 mol I2
(4)利用(3)中反应可测定含As2O3和As2O5的试样中的各组分含量(所含杂质对测定无影响),过程如下:
①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sO43-和AsO33-的混合溶液。已知:As2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AsO33-,则As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上述混合液用0.025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消耗I2溶液20.00 mL。滴定完毕后,使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又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30.00 mL。(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MAs =75)试样中As2O5的质量是 g。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减少污染解决雾霾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 (g)CH3OH(g) ∆H ="-105" kJ·mol-1。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4mol H2,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的压强(P:kPa)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下左图中Ⅰ、Ⅱ、Ⅲ曲线所示:

(1)①Ⅱ和Ⅰ相比,改变的反应条件是
②反应Ⅰ在6 min时达到平衡,在此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v (CH3OH) =
③反应Ⅱ在2 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Ⅱ)= 。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上述反应达到平衡Ⅱ时,再往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3 mol CH3OH后v(正)_______ v (逆)。(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反应Ⅰ的温度(T1)和反应Ⅲ的温度(T3)的高低:T1 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以此电池作电源进行电解,装置如图2所示。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制备无水FeCl3的一种工艺如下:

(1)试写出吸收塔中吸收剂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六水合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50
80
100
溶解度(g/100gH2O)
74.4
81.9
91.8
106.8
315.1
525.8
535.7

从FeCl3溶液制得FeCl3·6H2O晶体的操作步骤是:加入少量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再由FeCl3·6H2O晶体得到无水FeCl3的操作是:
(3)常温下,若溶液的pH控制不当会使Fe3+沉淀,pH=4时,溶液中c(Fe3+)= mol·L-1。(常温下Ksp[Fe(OH)3]=4×10-38)。
(4)氯化铁溶液称为化学试剂中的“多面手”,写出SO2通入氯化铁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向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粉末会产生新的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 。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1)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化品爆炸,教训极为深刻。其中化学品之一是氰化钠(NaCN):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剧毒,致死量50~250mg。氰化钠遇水或酸生成剧毒易燃的氰化氢(HCN)气体。处理氰化物可用碱性氯化法,该方法发生三步反应,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①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盐(ClO-):
②次氯酸盐氧化氰化物(CN-)生成氰酸盐(CNO-):ClO-+CN-=CNO-+2Cl-
③过量的次氯酸盐氧化氰酸盐生成CO32-和N2
(2) 用ClO2处理泄漏的氰化钠(NaCN),得到无毒的NaCl、N2和CO2。若处理含NaCN 4×10-5mol·L-1的废水 1000L,至少需要Cl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将0.2mol•L-1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②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③用NaOH固体配制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玻璃棒、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
④托盘天平、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等定量仪器均标有0刻度线。
⑤除去CO2中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⑥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伴有白雾。
⑦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
(4)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32-,可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
B.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D.检验氧化铁中的氧化亚铁,先用硫酸溶液溶解,然后加入盐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