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pH=2的醋酸溶液甲和pH=2的盐酸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另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比值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2)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取25 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Na)、c(CH3COO)的大小关系为:c(Na)________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室温下,现有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K+、Mg2+、Ba2+、Al3+、Fe3+、SO42—、CO32—、NO3、Cl、I。根据如下各步实验,完成相应填空。
(1)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说明一定不存在的是(填离子符号,下同)
(2)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该实验说明原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4)取(3)所得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还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5)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

(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现蓝色逐渐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对比(1)和(2)实验所得的结果,将Cl、I、SO2按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

KMnO4和浓盐酸反应也会生成氯气。其变化可表述为: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里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他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6,则:

(1)C元素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2)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3)A与D所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含键,电子式为
(4)由B、D两氢化物相互作用所生成的物质是,晶体类型为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油是低沸点的烷烃,其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一般在C5~C12范围内,如戊烷,其分子式为
(2)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填名称)
(3)在试管里加入2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氧化铜(黑色),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右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的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