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有道德感(7分)
①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认为:与人类相比,动物也有一定的道德感,正是这种道德感使不少好勇斗狠的动物依然能够成群地生活在一起。
②狼群内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很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意识。在玩耍时,级别低的狼也可以咬级别高的狼,只是不可以咬得太重;如果咬重了,它要“鞠躬”请求宽恕,否则就会被逐出狼群。
③很多动物讲究公平。科学家给一只山狗食物,而不给另一只,得到食物的山狗会与同类分享。吸血蝙蝠每晚都要吸血,那些找到血源的蝙蝠会与没找到的伙伴分享它们的美餐,它们更喜欢和先前给过它们食物的蝙蝠一起分享。
④不仅如此,有些动物还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在实验室里,实验人员给一些老鼠喂食的同时对另一些老鼠进行电击,听到受电击老鼠的惨叫,得到食物的老鼠会停止进食,由此可以推断,得知同类受难的时候,老鼠的内心是很痛苦的。科学家还发现大象们会主动帮助群里面受伤或生病的大象。有一次,一只名叫艾利娜的母象病了,另一只母象努力帮艾利娜站起来,但没有成功,那只母象就一直陪在艾利娜身边,直到艾利娜去世。2003年,在南非一个小镇上,11只大象扯断了铁门的锁链,打开门救出了被关的一群羚羊。
⑤神经学专家研究发现:鲸跟人类的大脑里都有纺锤形细胞,这种细胞是人类的3倍,并且比人脑内的细胞要古老得多,具有传情达意以及理解别的动物感情的作用。这说明:动物的移情在历史上应该更早就出现了,而且在动物王国里可能广泛存在。
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动物的道德感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第①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一定的”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自然段使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永远的蝴蝶
台湾·陈启佑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本小说影响深远,根据本小说还创造了同名歌曲《永远的蝴蝶》)
(选自《美文鉴赏》)小说多次写到“雨”,这“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我”为什么把樱子比做“蝴蝶”?
小说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对该小说的分析鉴赏有错的两项是( )( )
A.该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但由于作者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从而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
B.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
C.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
D.造成樱子车祸的原因是因为“我”只带了一把伞;如果“我”带了两把伞,“我”和樱子一起去寄信,樱子就不会发生车祸了。所以对樱子的死,“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的心里也就特别的难受。 |
E.“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在失去樱子以后的悲痛欲绝,“我”的感觉似乎也已发生了错乱。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无“盐”以对的“盐荒”子孙
①可能最初谁都没有想到,日本大地震最终竟然会引发远在2000公里外的中国的一系列不大不小的骚动。由于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在近两日突然引发的中国抢购食盐潮,让人看完不知道是可悲还是可笑。
②应该说,无“盐”以对的现状是对中国人综合素质的一场考验。面对天灾和人祸,日本人始终能保持井然有序,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避难救援工作。而远远没有达到核辐射威胁范围的中国却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马路上戴口罩的有,超市里抢盐抢酱油的有,市井里传谣言不亦乐乎的“长舌妇”们的有,总而言之,在威胁到自身利益和健康面前,一部分国人身上的无知和自私被无限放大,在这场人类的考试中,我们无论如何是不及格的。
③同样的,无“盐”以对的现状也是对管理部门应急能力的一场考验。昨天晚上,几乎所有媒体都加大了对于核辐射相关知识科普的力度,大力宣传服用碘盐对抗辐射无意义的科学常识,让人感觉有关部门的相应及时和有力。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普通市民用盐的正常需求,主管部门又进一步加大食盐的调配,并且在超市中实行限购,以满足百姓的正常需求。最后,公安部门与主管部门迅速组建应急部门,查处散布谣言源头,严惩哄抬物价,囤积食盐的不法奸商,一日内连出三拳,的确显示出了有关部门高效的执行力!
④大难面前,全世界人人平等;危机面前,各国的表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你也照我,国家的底蕴、国民的素质,往往一览无遗。提高全民素质,这不仅仅是国家有多快的应急能力可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全民科普的教育和一代代持之以恒的家庭教育。抢盐热潮已经让炎黄子孙在世界上丢了一次脸,但愿假如发生下一次危机的时候,我们能够做一回有思考、有素质、有脑子的人。本文以《无 ‘盐’以对的‘盐荒’子孙》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危机面前,各国的表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你也照我,国家的底蕴、国民的素质,往往一览无遗。”作者认为,此次危机,从国人的表现来看,这面镜子照出了什么?请依据选文内容进行概括。
你同意作者在文章中对中国国民素质的看法吗?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
①网上一度流传这样的文字: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这一天当黑暗降临后,黎明便永远不会到来。美国好莱坞还制作了电影《2012》,一些观众对故事情节信以为真。最近,由于地震及各种矿难空难车难事故频发,“世界末日”的说法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部分民众甚至为此恐慌。2012年是不是世界末日呢?
②某些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称,2012年将会有地球两极倒转、天体重叠、未知行星撞地球、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等恶劣天体现象,科学家们对这些预言都给予了坚决的反驳。“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毁灭性的灾难。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星球已经安稳度过了40亿年,而且全世界有威信的科学家都知道2012年地球没有任何威胁。”科学家这样说。
③科学家们利用玛雅历法来揭穿所谓的“世界末日”预言。源自于中美洲的玛雅古文明,最早分布于南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及萨尔瓦多等地,虽然公元前2000多年形成的玛雅文明早已被各种天灾人祸给湮灭,但却辗转留存了让人惊艳的玛雅历法。2012年12月21日(冬至)是玛雅人的一个重要日子。美国科尔盖特大学考古天文学家安东尼•阿维尼是一名玛雅文化研究专家。阿维尼表示:“玛雅人对于时间的计算比其他许多文化都要精细。”阿维尼介绍说,玛雅人曾经发明了所谓的“长历法”,这种历法把最初的计算时间一直追溯到玛雅文化的起源时间,即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在这个历法中,1872000天算是一个轮回,即5125.37年。根据长历法,2012年冬至意味着当前时代的时间结束,即完成了5125.37年的一个轮回。长历法于是重新开始从“零天”计算,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阿维尼认为:“这仅仅是一个重新计时的思想,与我们每年元旦或周一早上重新开始一年或一周生活完全一样。”
⑤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末日”说引起许多玛雅人后裔的愤怒,他们纷纷谴责末日论。危地马拉籍的玛雅长老皮克顿忍不住跳出来说:“根本没这回事!”他甚至表示,末日理论源自于西方,玛雅人从来没有这类想法。(根据“百度百科”有关内容改编)第②段中画线句不能改成下面的句子的理由是什么?
改句:而且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知道2012年地球没有威胁。
不能这样改的理由:“世界末日”论为什么会引起许多玛雅人后裔的愤怒?
文中第③段列举了一串数字,作用是什么?
5月18日江海中学准备举办校园“科技节”,下午2点钟将邀请校外辅导员——启东市科技局施东飞局长作报告,假如你是该校学生会主席杨小刚,请你打一个邀请电话给他,恭请他光临。(不要超过60字)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紫薇花开◇付韶华
小区旁有家银行。入夜时分,带女儿出来散步,狭长逼仄的24小时自助银行(AMT机室),但见一身着保安制服的中年男子坐在小凳上,四顾茫然。常来这散步,见到此人,还是头一回,心怀好奇,近前和他聊上了。原来,AMT机曾屡遭破坏,无奈之下,银行请他来守夜,看护机子,顺便也让夜里取款人感到安全些。
问他一个月有多少钱?他说:“不高的,也就600块。”就怎么一点?物价上涨这么快,够一家人的生活吗?他说:“还好,白天还在做一份事的,也有六七百块。”我惊问:“你白天上班夜里又接着上班,能吃得消吗?”他风轻云淡,笑着说:“没事的,反正这里过了十点,就很少有人来了。可以睡觉的。”所谓睡觉,也仅仅是坐在这张小凳上,背靠墙,哪能睡得踏实呀?他笑着说:“没办法,要活命啊!其实没什么的,挺好。”想想都觉得很难的事,而他却日里夜里忙乎。难得他想得开,看得透,面带笑容,苦中作乐。
黑夜不知昼的白,白天不懂夜的黑,有谁能懂他的心?
不由地想起我教过的一名学生来。他是一名优秀学生。优秀是优秀者的独木桥。如果他不那么优秀,也许会回到自己家乡,或许能舍下面子南下打工。可是,他通过激烈竞争,考回学校做辅导员,成了我的同事。因了师生缘,他与我走得近,时常会和我说说心里话。他的难,只因一个“钱”字,月薪区区千儿八百,在省城度日确实有捉襟见肘之难。大人难一点还没什么,他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却是不能对付的,那是未来和希望呀。
我对他说:“古话说得好呀,针大的洞,斗大的风。当这个世界只给你留下一个小洞的时候,你只要坚持吹气,留给这个世界就是斗大的风!针对他的优势,我建议他把写作坚持下去……
如今,他已是活跃的网络写手,筹划买房,买车也成了不遥远也不模糊的人生愿景。他是一只辛勤的小蜜蜂,采来附着困难的生活花粉,酿成甜津津的人生蜜汁。
初春时节,偶遇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带着两个孩子,在一排紫薇树前,和孩子赏花。园林局在枝上挂了铭牌,她带着孩子念——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圆锥花序顶生……真是个有心有趣的母亲。
她和孩子们离开了街角花园,旁边就有人感叹:“真是可怜的人啊,年纪轻轻就死了老公,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多苦啊……”如果没有听到旁人用感叹的方式给她的身世作注解,我怎么也看不出她是一个受苦的人。
感恩世界,让我遇见年轻的母亲、学生和AMT室守夜人……世上也许还有更多的“他们”,被困缚在一方狭小的人生天地,而他们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兴头和心劲,坚信天无绝人之路,顽强地与诸难竞走,走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用来局限自己的范围越狭小,在一定意义上就越接近无限!”是啊,他们用困苦超越平凡!
多少悲苦多少难,就像一柄沙漏,过了狭小的瓶颈,人生之路豁然通达。上天是公平的,偶尔对某人不公——把苦难累加在某些人身上,是想让他们困陷难中,视艰难为通途,把人生的苦难当作肥料催熟生命的紫薇,让其持久艳丽于人世。
紫薇花开,他们把生活的苦汁化解赏花的心情,羸弱的身躯里,积蓄无限可能和无穷力量。(节选自《风流一代》2012年第1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叙述的三个故事。
下列两句都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它们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⑴“黑夜不知昼的白,白天不懂夜的黑”
⑵“螺蛳壳里做道场”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描写角度及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作者以“紫薇花开”为题有何深意?请从其深刻含义和呼应这两个方面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眼神
星期天,我到商场买鞋。鞋柜台前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选了一双满意的旅游鞋,正爱不释手,耳边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
“同志,你手上这双鞋蛮好看的,得多少钱一双啊?”
不用回头,一听我就知道是个乡下人。我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着他:个子不算高,有些单薄,身上的中山装早已褪色,带洞的解放鞋上沾着泥土,头发乱蓬蓬的,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正牵着他的手,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我指着“254元”的标价给他看。
那乡下人看了,嘴角轻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带愧色地对那男孩说:“孩子,爹买不起,太贵了。”那孩子低下了头,咬着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紧了。过了半天,才抬起头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爹,怯生生地说:“……就是……就是……他们都有。”
我虽不知道“他们”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伙伴们。从小孩子的声音中分明觉出一种委屈,一种渴望。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这么小就会跟人家攀比。
父亲见孩子那委屈的样子,也只有硬着头皮,来到柜台前挑了起来,柜台里有各色各样的新潮旅游鞋,可我见他似乎没有在意鞋的式样和质量,而只在意那一张张价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难找到使他满意的价格——在这家商场里,最便宜的鞋也得一百多块。总算挑了一双最便宜的鞋,父亲问孩子:“要买就买这双吧。”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
那父亲只好从内衣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票子和两张大团结,手略有些颤抖地递给营业员。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这位父亲望着这血汗钱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那眼神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足……那眼神打动了我,我感觉眼前这位父亲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
噢,记起来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经常向父亲要钱买这买那,父亲将钱递给我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眼神?而我那时太粗心了,没有把它当回事,我经常买这买那,却从未见过父亲给自己买什么新鞋,买什么新衣服。
我放下挑好的旅游鞋,来到柜台前,精心为父亲挑选了一双既轻便又舒服的棉夹鞋……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请从中任举一种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当他选好鞋子从内衣中摸出钱递给营业员时,为什么“手略有些颤抖”?请揣摩并写出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那“父亲”的眼神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为什么那眼神“打动了我”?
用手机短信交流,便捷又时尚。父亲节快到了,请你给你的父亲拟写一条祝福短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