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出现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看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 B.无染色体形成 |
| C.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 D.显微镜倍率不够 |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
|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
|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
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的 |
|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
| 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 |
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A叶片 |
-20 |
-10 |
-5 |
-1 |
6 |
15 |
28 |
35 |
| B叶片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 A.若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来表示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则得到的相应数值应该和上表相同 |
|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
| C.当光照强度超过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大于B植物,说明A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环境中生活 |
| D.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或相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酵母菌数量计数,实际上是利用了“标志重捕法”的原理 |
| B.调查某一淡水区域的水质,若其pH过低,则可能是由于水中有机污染严重,导致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
| C.稀释红墨水对煮熟的和新鲜的玉米粒胚内部的染色情况不同,主要是由于温度对植物细胞膜上的载体活性的影响导致的 |
| D.将质壁分离复原后的植物细胞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可用来观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
下图为动物体内一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图中a为神经元细胞的树突或轴突的末梢
②e内为组织液,当其中的Na+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收缩
③b中的物质释放到e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c的流动性
④d处的膜面积增大,有利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对递质的吸收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