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观察“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选取大小适合且饱满的蚕豆花蕾中的花瓣做实验材料 |
B.材料采摘后应立即投入到70%的酒精溶液内固定3 h,然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 |
C.对材料染色可使用2%的醋酸洋红染液 |
D.花粉母细胞可被醋酸洋红染成深蓝色 |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
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l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只有2种
B.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后代F2中黄花基因型有9种
C.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予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
D.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
下图甲~戊表示二倍体高等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图所表示的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可为l6条 |
B.若甲与丙是同一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个时期,则先出现的是甲 |
C.甲、乙两图在丁、戊中对应的区段是相同的 |
D.丙图只能对应于戊图中的Bc段,而不能与丁图对应 |
前不久,南京一小学生的大拇指端被门夹烂,医生将其指端截下接在他的腹部皮肤上,待其长出新的皮肤后再接回到大拇指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学生大拇指端细胞的死亡为细胞凋亡 |
B.若将该学生大拇指端接在他的父亲腹部皮肤上,一定不能长出新的皮肤 |
C.该项治疗病例充分说明人体皮肤细胞仍然保持了细胞的全能性 |
D.指端新皮肤的长成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20世纪60年代后,科研人员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下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应先将各组试管淀粉酶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与淀粉混合 |
B.pH为3和9的两只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
C.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
D.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的[H]全部来自于线粒体基质 |
B.温度下降可引起过程①的反应速率下降 |
C.过程②中的[H]从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
D.停止光照,则①过程发生,②过程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