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小鼠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列不合理的是( )
A.视野中可以观察到3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的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
C.次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1个
D.若产生的精细胞中观察到3个荧光点,则最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当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后,子女都正常。而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后子女有 50 %的发病率。这种遗传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C.Y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D.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质粒与病毒的主要区别是:
A.质粒 DNA 是环状的 | B.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内繁殖 |
C.质粒 DNA 与蛋白质结合 | D.病毒基因组能编码外壳蛋白 |
在繁殖季节,个体小的雄鸟对同类的鸣唱反应强烈,它们会靠近播放类似鸣唱录音的设备,并将回应播放的录音而发出鸣叫。通过这一技术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种群密度。这项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小的鸟傻,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
B.个体小的鸟聪明,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
C.鸣唱是领域行为的刺激物 |
D.鸟类的聚群行为 |
Lehrman 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 ( l )全为雌鸟,单独饲养; ( 2 ) 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 3 )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 l )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 2 )组的雌斑鸠,从第 6 , 7 和 8 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 3 )组中,第 8 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为:
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
B.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雌斑鸠孵卵的前提条件 |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
根据动物行为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
A.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 | B.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 |
C.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 | D.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