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______(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蒸馏水中浸洗才能作为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物质作用于________(结构),使之可塑性变大,从而促进了植物细胞伸长生长。
(3)为了确定实验中pH值大致范围,需要做预实验,结果如上面右图示,请问:纵坐标的含义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推测本实验的pH值大致范围是在______________。
(4)正式实验中,请作如下分析:
①如果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5组实验。(溶液浓度梯度差为1ppm)
②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
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的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氮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实验结果DNA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如下图所示。
(1)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含15N标记的DNA分子比例表示为________。
(3)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四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________。
(4)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________。
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
(1)实验开始时应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其目的是。
(2)该实验中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3)表中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的量,20 ℃时它产生的平均速率是mL/min。
(4)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温度是,在此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多或少),可能的原因。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 A1B1 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 5 细胞对应于图 2 中的段(填序号)。D2 E2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 1 中的段变化相同。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 3、图 4、图 5 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
图 5 子细胞的名称为。图 3、图 4、图 5中的
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 3 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 吸收量和CO2 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 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 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 相比 (填一样多或更多、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
(4) 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