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不久,为扭转英国经济“滞涨”局面,改变战后历届政府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即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控制货币发行量来压低通货膨胀;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提高银行利率,紧缩信贷;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加速固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并通过税收改革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复苏。
——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材料二】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由储蓄积累起真正的财富,然后这些真金白银的资本被用于投资,从而产生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财富,社会经济由此进步,这种增长带来的是经济肌肉的发达,经济骨骼的强健,经济营养分布的均衡。……
另一种模式就是债务拉动型经济增长,国家、企业和个人大量负债,这些债务经过银行系统的货币化之后,巨额债务货币增发产生了泡沫财富感,货币贬值无可避免,市场资源配置被人为扭曲,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其后果是经济脂肪大量增生。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材料三】货币无可置疑是人类社会经济机体的血液。能够执掌和供应血液者,自然占据了先机和强势。什么样的“血源”令众生趋之若骛?它必须产生于健全而完备的肌体——内在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体制,若是染上循环裂变债务而无可救药的“艾滋”病毒,还强绑上大家“输血”,只会共赴黄泉。同时,该“血源”应该是O型——即具备独树一帜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动的被接受性质。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问题:(1)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指出其在二战后初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
(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货币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现代历史上,美国是否产生过O型“血源”,并用史实说明之。
(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材料二、三的著者提出了什么主张?试举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许多人物在此过程中为维护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表格中所列被称为“里程碑”式的历史人物的理由及史实。

人物
理由及史实

秦始皇


汉武帝刘彻


宋太祖赵匡胤

(2)宋太祖在解决地方分权的同时,也使北宋出现了一些其他问题,试加以论证。
(3)要想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你会怎么做?

阅读下列图片,请完成:

图1

图2
(1)图1反映了西汉初年政治体制存在什么问题?西汉政府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2)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种政治形势,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教训?

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自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道路: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二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特点。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
(3)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出现了什么失误?
(4)20世纪70、8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新加坡洙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应当对私人资本主义限制的太大太死,或者认为简直可以很快地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材料二 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二步,将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企业……但是公私合营企业今天仍然很少……因此,今后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导。
——《关于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材料三 1979年1月,邓小平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商也可以回来办工厂,……也可以搞全营。”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材料四
表格一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项 目 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l
工业总产值 100% o l
表格二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中公有成分 非公有经济
40% 29% 7% 24%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人工商业的政策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私人工商业改造的政策。对比材料一,说明二者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什么基本政策?(
(4)对比材料四中的表格一、二,说明表格二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1957年和1987年分别制定了基本路线(或者总路线),请分别说出其主要内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主要作用(或者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