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一:
注:①2014年我国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
②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实际增长6.9%。
信息二:针对新常态,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通过放活市场、放宽政策,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
(1)根据信息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2)分析信息二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要求蕴含的《经济生活》依据。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材料 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向市民转移过程,城镇化进程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快速发展的原因。
(2)推进城镇化,要注重城镇化质量,避免“快而不优”,“大跃进”式推进,切忌“贪大求洋”“千城一面”,粗放发展。试就此对我国城镇化建设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广州市某校高三(1)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就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乙同学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
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指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哲学基础并分析其方法论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 收入 |
消费 支出 |
文化 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 支出 |
文化 消费 |
|
2002 |
7 703 |
6 030 |
407 |
2 476 |
1 834 |
47 |
2006 |
11 759 |
8 697 |
591 |
3 587 |
2 829 |
74 |
2011 |
21 810 |
15 161 |
1 102 |
6 977 |
5 221 |
165 |
注:①2011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表格(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下旬以来,全国蔬菜价格降势较为明显。5月31日,21种监测蔬菜全国日平均价格下降19.5%。分品种来看,超过九成品种蔬菜价格下降。有记者随机统计了19种常见蔬菜的价格,其中15种蔬菜价格均比去年大幅度下降,如春菜、油麦菜、西洋菜等价格缩水幅度约50%。蔬菜价格走势低迷已经持续了3个月,让原本不少跃跃欲试的商家垂头丧气。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蔬菜价格急速飞涨,菜农和经销商收入不菲。“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成为市民对高菜价无奈的形象表达。“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
(1)运用供求关系的知识,简要分析“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现象。
(2)请你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从菜农的角度就避免“菜贱伤农”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两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