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市场消费状况变化一览表
注: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O%,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实际增长9.3%。2013年“恩格尔系数”城镇为29.9%,农村为39.3%,首次降至30%、40%以下。
(1)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材料一反映的消费市场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简析这种变化对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材料二:2014年1月15日,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再次强调:各级党组织密切联系实际,制定措施.坚决正风肃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禁公款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严查领导干部到私人会所活动、变相公款旅游;将领导干部收受礼金行为纳入重点纠正范围。……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要“让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我们普通公民能够做什么。
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甚至不分分内分外,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花鼓灯走进中南海,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到21世纪初,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近年来,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交流切磋,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雷锋精神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某校高一(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围绕“雷锋精神有没有过时”这一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言,大家普遍认为“雷锋精神没有过时,虽然不同年代的社会环境不同,但它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善待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且还应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增加新的内涵,雷锋精神会历久弥新。”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同学们观点的合理性。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2)请将你认为你所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成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并从《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个原理说明推荐的理由。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决定的理论依据。
材料一、关于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有专家指出:“同城化”并不是简单的“同一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既要有“同”,又要有“不同”。在产业布局上,就不能“同”,要实现结构差异化。厦门第三产业发达,泉州第二产业有实力,漳州第一产业有优势。厦门可以把重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空间的漳州、泉州转移,漳州、泉州把总部经济、研究开发等迁入厦门。要找出厦漳泉产业发展的异同点,更好地实现产业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如果三个城市的产业整合得好,将产生“乘数效应”。
材料二、目前,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已经启动,交通、通信、医疗、金融等多领域的同城化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1)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应如何找出厦漳泉产业发展的异同点?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厦漳泉同城化建设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