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少遇乱,为蔡贼所掠,汴人杜氏畜之为子,因冒姓杜氏。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末帝嗣位,以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
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将李霸等作乱,纵火焚剽,攻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拒战。晏球闻乱,先得龙骧马五百屯于鞠场,俄而,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势将危急。晏球隔门窥乱兵,见无甲胄,即出骑击之,奋力血战,俄而群贼散走。梁末帝见骑军讨贼,呼曰;“非吾龙骧之士乎?”晏球奏曰:“乱者惟李霸一部,陛下但守宫城,迟明臣必破之。”既而晏球尽戮乱军。以功授单州刺史。寻领军于河上,为行营马军都指挥兼诸军排阵使。
庄宗入汴,晏球率骑军入援。至封丘,闻梁末帝殂,即解甲降于庄宗。
天成二年,授北面行营副招讨,以兵戍满城。是岁,王都据定州,契丹遣秃馁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秃馁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符彦卿以龙武左军攻其左,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其右,奋剑挥楇,应手首落,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俄而契丹首领惕隐率勇骑五千至唐河。是时大雨,晏球仍即出师逆战,惕隐复败,追至易州,河水暴涨,所在陷没,俘获二千骑而还。惕隐以余众北走幽州,赵德钧令牙将武从谏以骑邀击,德钧分扼诸要路,旬日之内,尽获惕隐已下酋长七百余人,契丹遂弱。晏球围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晏球曰:“贼垒坚峻,但食三州租税,抚恤黎民,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帝然其言。
晏球能与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禄赐私财,尽以飨士,日具饮馔,与将校筵宴,待军士有礼,军中无不敬伏。其年冬,平贼。自初战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欢心,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长兴三年,卒于镇,时年六十。赠太尉。
(选自《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列传十六》,有删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沃:缠绕 |
B.寻领军于河上寻:不久 |
C.闻梁末帝殂殂:死亡 |
D.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物:人们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蔡贼所掠为武置酒设乐 |
B.戒之曰蚓无爪牙之利 |
C.帝然其言其皆出于此乎 |
D.长兴三年,卒于镇会于西河外渑池 |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都、秃馁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
(2)贼垒坚峻,但食三州租税,抚恤黎民,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第I卷文言文中,王晏球“果断”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事例中?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B.为仲卿母所遣。 |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反省 |
C.斧斤以时入山林:按 |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错过,耽误 |
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且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
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何以对天下?”权谢昭曰:“年少虑事未远,乃以此惭君。”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咨且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
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肆匹夫之情哉铺子,店肆 |
B.权谢昭曰道歉 |
C.将军何有当尔妥当 |
D.孤岂为子布有爱乎偏心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一以委昭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
B.策且亡,以弟权托昭所言不从,怨咎且兴 |
C.乃身自扶权上马年少虑事不远,乃以此惭君 |
D.孝廉何得寝伏哀戚何以对天下 |
下列句子中,都能直接表现张昭“耿介忠正”的一组是 (3分)
①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②方令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③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且兴,非所以益之也
④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⑤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⑥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昭辅佐了孙策之后,又能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权;时时以国家事业为重来开导孙权。 |
B.丞相孙邵死后,百官又举荐张昭当丞相,孙权担心张昭说的话别人不听从。 |
C.张昭对孙权的缺点和错误,能毫不留情地指出。张昭曾经因直言而使孙权好久不召见他。 |
D.孙权面对蜀国使者来吴,无人能对付,孙权不禁想起了张昭。 |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弧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②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①。
甲申②,梦天帝赐之黄冠③,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其子曰眉。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④,谢先生曰:“吾甚惭于郎君。”或出游,眉与先生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戊午,天子有大科⑤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⑥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⑦中报罢⑧而年老者,恩赐以官。于是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日遽归,众皆出城送之。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
(选自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有删节)
【注释】①媕婀(ān’ē):曲意顺从,圆通处世。②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入关。③黄冠:道士的冠。后文的“朱衣”指道士服装。④诘朝:明晨。⑤大科:取士之科,其科目由皇帝到场临时决定。⑥舁(yú):抬。⑦征士:旧称被皇帝征招过的隐士。⑧报罢:没有录取。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孺子,来前肃客 揖拜 |
B.吾甚惭于郎君 羞愧 |
C.固辞,有司不可 推辞、拒绝 |
D.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 指责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愤之,乃坚苦持气节 益都乃诣先生曰 |
B.休担则取书读之 著述之仅传者 |
C.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 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 |
D.俄而有负薪而归者 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 |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傅山先生“有气节”的一组是()
①不肯少与时媕婀 ②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
③抵暮,先生令伴客寝 ④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⑤而眉以病先卒,固辞 ⑥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
⑦诏免试,许放还山 ⑧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⑧ | C.①②⑥⑧ | D.③④⑤⑦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明朝末年那些达官贵人多贪腐作恶,傅山先生非常气愤。清朝入主中原后,傅山先生做了道士。 |
B.傅山先生的儿子傅眉非常勤奋,每天利用上山砍柴的间隙博览群书,但是他的学问还是被中州的名士轻视。 |
C.经名士举荐,傅山先生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朝廷赐给他中书舍人的官职。 |
D.傅山先生死后,是按照道士的丧葬仪式安葬的。他一生只写过一部著作,叫《霜红龛集》。 |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
②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U7C秋白园::常州工学院党委宣传部U7C秋白园::常州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U7C秋白园::常州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3)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①。”(《孟子》)
【注】①币,礼物;将,送;币之未将者也:礼物送上去之前就该具有的。从(1)(2)两则材料中概括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儒家的仁礼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 9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良久飨:犒劳 |
B.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谢:谢罪 |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获罪,犯罪 |
D.文吏以法绳之绳:捆绑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 冯唐以孝著② 以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B.① 乃复问唐曰②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
C.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②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D.① 委任而责成功② 蟹六跪而二螯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
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
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心理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