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还积极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4月4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大西洋公约共有14条,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加强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北约成立时只有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12个成员国。                     
——摘自《历史学习》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北约组织建立是美国当时推行“冷战”政策表现之一,请问还有哪些表现?
(2)材料二提到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极格局的形成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3)材料二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因素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当今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都用“社会主义”一词来指称王安石的新法。我们可以肯定,一种社会公正和有时甚至是平均主义的理想鼓舞着10-12世纪知识分子与农民中的某些阶层。但同样也显而易见,王安石的目的绝不在于对社会和政权的基础提出质疑。影响他的是一些自由化观念和行政官吏的那种注重实际的思想。······在他看来,单独负担直接赋税和徭役的小农所遭受的事实上的歧视,乃是国家衰败的深刻原因。他认为,一旦改善他们的处境和在分配负担方面恢复一定程度的公平,就有可能更有效地把他们团结在抗击北方帝国的蚕食和入侵的斗争中。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在分配负担方面恢复一定程度的公平”的措施,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5分)
(2)王安石的新法是不是“社会主义”,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5分)

实践需要自信,自信源于自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材料中,陈独秀认为近代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阶段的突出表现。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指导思想表现出高度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年中国提出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背景,各举一项史实说明“共同发展”是鉴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些教训、“多边贸易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中国将如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3)针对材料一倡导的“觉悟”与材料二体现的自信,谈谈你的认识。

在中国货币演变史上,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多到少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禁民私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使用交子的原因。
材料二明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先是推行“洪武通宝”铜钱,后又印制“大明宝钞”纸币,故当时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没有“银法”。但是鉴于铜钱铸造不易、纸币容易贬值,白银作为货币始终在民间流通,其贮藏、交易的优势日益明显。1530年政府推行一条鞭法,把所有的地税、贡纳、赋役、人头科, 都归入田亩里面,计亩征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一条鞭法的实施,表明明朝政府承认白银法币的合法地位,扩大了白银的适用范围,使得白银的货币地位更为巩固,白银货币化过程至此达到高峰。
——据孙良玉《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货币制度演变经历的阶段,说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型货币的原因。
材料三明后期从西班牙、日本和葡萄牙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额简表

流出国别
流入中国的白银额(两)
备注
西班牙
87 750 000
根据崇祯年间梁兆阳《海澄县志》卷十一记载推算,此白银总额, 折合西班牙比索为439 581 960元即四亿元以上。
日本
200 000 000
葡萄牙
42 762 750
总计
330 512 750

——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
(3)围绕材料三所述现象,以 “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写一篇简要历史论文。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现象展开评述;立论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作为普遍裁军一个部分的禁用核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后解决的方法,但
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殊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7月)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许多伟人运用各种道德观念分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世界上数以百万的人们似乎在探索那些新的伦理上的指导方针,好像他们过去从没用过,或者旧的已经没有用了……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1961年5月阿德莱·斯蒂文森在斯蒂文森基金会开业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4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主要原因。(6分)

(10分)【历史——历史上重人改革回眸】
材料一达尔文者,实举十九世纪以后之思想,彻底而一新之者也.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政治、法制之变迁,进化也;宗教、道德之发达,进化也;风俗、习惯之移易,进化也.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此义一明,于是人人不敢不自勉为强者为优者,然后可以立于此物竞天择之界。无论为一人,为一国家,皆向此鹄以进.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简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5分).
材料二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重读戊戌变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