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缸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组成成分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缸编号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缸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缸比甲缸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缸与甲缸相比,氧气含量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如图是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第2小题每空一分)

⑴该化合物的具体名称是    ,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其结构特点是 
⑵该化合物的基本连接键是    ,是由一个        与另一个        缩去一分子    形成的。
(3)如果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则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若R1、R2、R3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理论上生物体可以形成    种上图所示化合物。

为进一步确定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猪血
蛙表皮
马肝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 +:有(溶解); -: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技术主要包括
(2)如图为倒平板操作过程,操作时要待培养基时,在附近进行。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

(3)生产中通常用葡萄作原材料制作果汁、果酒及果醋。
① 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
② 果胶酶能够提高葡萄的出汁率并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其原因是
③ 从发酵条件看,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10分)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长势喜人,农民正忙着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流入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和杂草的种间关系是
(2)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3)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4) 水稻收获后,农田弃耕,很快就变成了杂草和昆虫的乐园。农田的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9 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雌花既可接受同株的花粉,又可接受异株的花粉。玉米的子粒颜色(黄色和白色)由一等位基因A、a控制,甜度(甜和非 甜)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实行间行种植,在亲本植株上收获子粒(F1),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判断:子粒颜色中_______为显性,玉米甜度中_______为显性。
(2) 甲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乙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
(3) 玉米子粒表现为甜是由于可溶性糖不能及时转化为淀粉而引起的,这一事实表明控制甜度的基因是通过控制实现对甜度的控制。
(4) 要进一步研究基因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可以选择(甲或乙)植株上所结的黄粒非甜玉米与白粒甜玉米进行杂交,如果后代,表明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