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的群落。
(3)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
(4)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5)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翅膀后端边缘缺刻(缺刻翅)的红眼雌果蝇,并用这种果蝇做了下图1所示的实验。后经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认为,缺刻翅形成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理由是:①若为显性突变,则后代中应该有种表现型果蝇出现;②若为隐性突变,则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为
(2)研究者推测,“X染色体片段缺失”是导致图1所示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最简单的方法是对表现型为果蝇做染色体的高倍镜检查。
(3)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因缺刻翅果蝇体内缺少某种酶从而影响翅的正常发育。翅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明,基因可通过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研究表明,果蝇缺刻翅有纯合致死效应。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F2中缺刻翅:正常翅=,F2中雄果蝇个体占
(5)已知果蝇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下列有关对图1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亲代的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不含白眼基因
B.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区段
C.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一条X染色体片段缺失,另一条X染色体带有白眼基因
D.果蝇的缺刻翅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常用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称为。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单向/双向)传导的。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通过促进,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4)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ol/L
145mol/L
b
140mol/L
5mol/L

(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区域受损,引起缺乏所致。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研工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胞代谢活动是
(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其基质内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3)如果给水稻提供H218O,结果水稻体内出现了(CH218O),这是因为H218O参与了有氧呼吸阶段的反应生成了,再通过光合作用生成(CH218O)。
(4)右图是光照强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

A点时细胞的代谢特点是;当温度变为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时A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左、向右、不移动);与A点相比,B点时水稻体内NADPH的含量;B点限制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5)实验测得甲、乙两种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下表。

植物品种
光补偿点
(千勒克斯)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光饱和时光合作用CO2的消耗量
(mgCO2/100cm2﹒h)
黑暗条件下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mgCO2/100cm2﹒h)

3
4
30
15

1
3
11
5.5

如果本实验中定义“光合速率 = 在一定的条件下每100 cm2的叶面积上每小时吸收CO2的量”;则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甲、乙两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分别为mgCO2/100cm2﹒h;对于乙种水稻,如果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白天正常光照8小时,其余时间黑暗,则乙能否正常生长发育?

(12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工业生产上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果胶酶,选用的微生物通常是,在提取果胶酶后,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将其更好的应用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2)微生物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在果酒基础上酿制果醋的过程中,除需接种(微生物)外,还必须保持条件。
(3)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条件下进行。

(14分)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创始人,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以豌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8年辛勤的杂交实验,最终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今年恰巧是孟德尔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150周年,分析他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运用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精心设计实验程序;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试验中,孟德尔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应用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他还首创了方法,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他采用的这种方法,已成为遗传学分析的经典方法。
(2)孟德尔选择了豌豆的如下7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孟德尔选择以上____________两对相对性状研究自由组合定律,观察到F2的性状分离比9:3:3:1所用的时间最短,原因是____________。
(3)纯合绿豆荚黄子叶为父本,纯合黄豆荚绿子叶为母本,杂交得到F1,若从F1植株上随机摘取一个含有四粒种子的豆荚,剥开后,请预期出现两粒黄子叶种子和两粒绿子叶种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F1自交得到 F2,F2代植株所结豆荚颜色分离比和子叶颜色分离比分
(4)事实上,孟德尔研究的7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并不正好分布在7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而是分布在4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控制子叶颜色的一对基因(Y 、y)位于第一对染色体上,控制种子形状的基因(R、r)位于第七对染色体上。为了探究控制豌豆花色的一对基因(M紫色、m白色)分布在哪对染色体上(由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型为Mr的配子死亡),某课题小组选用纯合的黄色圆粒紫花豌豆和绿色皱粒白花豌豆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测交,统计子代的性状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出现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第一对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出现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第七对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出现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既不位于第一对染色体上,也不位于第七对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