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区域优势,发展优势部门,需要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所需要满足的布局要求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逐条比较,最后进行综合评价。下表是石油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布局要求与某区域条件比较表。分析表格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 区位因素 |
石油化工业 |
水泥工业 |
||
| 布局要求 |
某区域条件 |
布局要求 |
某区域条件 |
|
| 资源 |
|
差 |
★ |
差 |
| 劳动力 |
|
良 |
|
良 |
| 工厂用地 |
◇ |
优 |
◇ |
优 |
| 燃料 |
|
良 |
◇ |
良 |
| 运输条件 |
◇ |
优 |
◇ |
良 |
| 市场位置 |
★ |
良 |
★ |
良 |
| 批发业 |
◇ |
差 |
◇ |
良 |
| 用水 |
◇ |
优 |
|
优 |
| 税收 |
|
优 |
|
优 |
区位因素重要程度:★指向性要求 ◇重要要求 一般要求该区域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批发销售量差,但下列区域优势条件能对其起改善作用的是
( )
| A.用地 | B.运输 |
| C.税收 | D.用水 |
该区域不宜发展大规模水泥工业,其限制性原因是( )
| A.燃料不足 | B.资源不足 |
| C.批发机构少 | D.市场容量小 |
2010年春季,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被网友戏称“蒜你狠”“豆你玩”(价格
较高)的现象,这对当季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 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
| 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
| C.促进农业结构合理调整 |
| 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
.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 B.23% | C.16% | D.13% |
2010年11月,中国开始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人口普查,这也是建国以来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370536875人; 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
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城镇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乡村人口为
674149546人,占50.3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
|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
| C.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⑤消费水平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图中()
| A.① ② | B.① ③ | C.② ③ | D.③ ② |
该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 年龄段(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 男性人口(万人) |
5.04 |
25.14 |
14.68 |
4.94 |
1.76 |
| 女性人口(万人) |
3.84 |
37.10 |
11.63 |
4.01 |
1.78 |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
| B.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
|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
|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迁出人口对农村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 B.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
| C.改善城市环境 |
|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