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整理出表2的数据后认为“1957年成都个体小商业趋于衰落”。他得出该结论的合理依据包括  
表2 1957年与1935年成都服务业店家数量比较(单位:家)
| 行业 | 
    1935年数量 | 
   1957年数量 | 
  
| 理发 | 
   529  | 
    537  | 
  
| 浴室 | 
   21 | 
    9 | 
  
| 旅栈 | 
   225  | 
    471 | 
  
| 茶社 | 
    599  | 
    448  | 
  
 
(资料来源;1935年《新新新闻》;1957年《成都市商业二局档案》)
①1957年成都人口较1935年有大幅度增长,但服务业店家数量增长并不十分明显
②1957年与1935年相比,成都服务业店家数量波动较大
③1935年成都服务业店家以私人经营为主,1957年以合作化经营为主
④1935年成都服务业店家的合计数量,少于1957年的合计数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了整理并把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学派”。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 C.法儒道墨 | D.道 法墨儒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
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 
| 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 
| 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 
|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活字印刷术 | B.造纸术 | C.火药与火器 | D.指南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