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
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的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成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
实验二:将若干对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家系:一对果蝇子女),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成活的家系的另一半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 (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成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药性的果蝇的父母并没有接触过DDT。
通过对实验二的分析后,你认为:
(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 ,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 的,果蝇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 (前、中、后)。
(2)实验一的设计不合理之处是 ;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果蝇种群
是其进化的原材料, 决定其进化的方向;进化的实质是 。
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或染液进行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若在体细胞观察到巴氏小体,则可判断该猫为性。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为。基因型为XAXaY的猫毛皮颜色为,性别为性。若该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开。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在细胞减数分裂期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该过程(符合/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则在细胞减数分裂期形成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黑藻等。
实验步骤: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4。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入1-4号装置。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mL)。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次数 |
1 |
2 |
3 |
4 |
50W |
100W |
200W |
400W |
|
第一次 |
5.0 |
12.0 |
21.0 |
19.2 |
第二次 |
5.3 |
11.5 |
20.0 |
18.5 |
第三次 |
5.0 |
12.0 |
20.0 |
19.0 |
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因变量是,自变量是列出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写出两个)。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水的体积等于的体积。
(3) 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光照强度50升至400W,光合作用(能/不能)一直增强。
(4)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请在答题纸的图中完成柱形图。
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5)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6)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右图是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名称:
②
⑦
(2)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和,这两种方式分别是由和调节完成的。
(3)严重腹泻时会导致,此时应及补充。
(4)⑤作用的对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