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萧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机辩有文学,善于抚御,能得其下欢心。
五年,陈湘州刺史华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并来附,皎送其子玄响为质于岿,仍请兵伐陈。岿上言其状。高祖诏卫公直督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等赴之。岿亦遣其柱国王操率水军二万,会皎于巴陵。既而与陈将吴明彻等战于沌口,直军不利,元定遂没。岿大将军李广等亦为陈人所虏,长沙、巴陵并陷于陈。卫公直乃归罪于岿之柱国殷亮。岿虽以退败不独在亮,然不敢违命,遂诛之。吴明彻乘胜攻克岿河东郡,获其守将许孝敬。明年,明彻进寇江陵,引江水灌城。岿出顿纪南以避其锐。江陵副总管高琳与其尚书仆射王操拒守。岿马军主马武、吉彻等击明彻,败之。明彻退保公安。岿乃还江陵。
岿之八年,陈又遣其司空章昭达来寇。江陵总管陆腾及岿之将士击走之。昭达又寇竟陵之青泥,岿令其大将军许世武赴援,大为昭达所破。
初,华皎、戴僧朔从卫公直与陈人战败,率其麾下数百人归于岿。岿以皎为司空封江夏郡公以僧朔为车骑将军封吴兴县侯岿之十年皎来朝至襄阳,请卫公直日:“梁主既失江南诸郡,民少国贫。朝廷兴亡继绝,理宜资赡,岂使齐桓、楚庄独擅救卫复陈之美。望借数州,以裨梁国。”直然之,乃遣使言状高祖。高祖许之,诏以基、平、都三州归之于岿。
及隋文帝执政,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各起兵。时岿将帅皆密请兴师,与迥等为连衡之势,进可以尽节于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岿固以为不可。俄而消难奔陈,迥等相次破灭。
岿谥日孝明皇帝,庙号世宗。岿孝悌慈仁,有君人之量。四时祭享,未尝不悲慕流涕。性尤俭约,御下有方,境内称治。所着文集及《孝经》、《周易义记》及《大小乘幽微>,并行于世。
(节选自《周书·萧归传》)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皎送其子玄响为质于岿质:人质 |
B.明彻进寇江陵寇:侵犯 |
C.以裨梁国裨:帮助 |
D.岿固以为不可固:本来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岿以皎为司空封/江夏郡公以僧朔/为车骑将军/封吴兴县侯/岿之十年/皎来朝/ |
B.岿以皎为司空封江夏/郡公以僧朔为车骑/将军封吴兴/县侯岿之/十年/皎来朝/ |
C.岿以皎为司空/封江夏郡公/以僧朔为车骑将军/封吴兴县侯/岿之十年/皎来朝/ |
D.岿以皎为司空/封江夏郡/公以僧朔为车骑/将军封吴兴县侯岿/之十年/皎来朝/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归在位的第五年,华皎、戴僧朔一同来归附,请求出兵讨伐陈国;萧岿上疏报告情况后,高祖诏令卫公宇文直率领权景宣、元定等出兵。 |
B.萧岿的大将军李广等人被陈人俘虏,长沙、巴陵均被陈人攻陷;宇文直把战败的责任推给萧岿的柱国殷亮,萧岿认为殷亮不应当承担责任。 |
C.萧岿曾向宇文直请求,希望借给他几个州,用来帮助梁国;宇文直就派使者把情况上报高祖,高祖答应,下诏把基、平、都三州划归萧岿。 |
D.萧归特别俭省节约,治理部下很有办法,境内清平安定;他有文集以及《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这些作品都在世上流传。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机辩有文学,善于抚御,能得其下欢心。
(2)岿孝悌慈仁,有君人之量。四时祭享,未尝不悲慕流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吏宾客并委去委:抛弃 |
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殷:盛,众多 |
C.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谢:道歉、谢罪 |
D.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微:稍微 |
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
A.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 ②复云大军续至 |
B.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 ②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
C.①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 ②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 |
D.①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 ②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 |
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 |
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了魏帝的称赞。 |
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 |
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2)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轩记
苏 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向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委于一委:交付 |
B.落其华而收其实落:抛弃 |
C.余既以谴来此谴:被贬职 |
D.独幸岁月之久幸:侥幸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克支其欹斜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B.而不害于学而耻学于师 |
C.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不赂者以赂者丧 |
D.而欲庶几颜氏之乐蟹六跪而二鳌 |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由辟轩不易、有轩难安的现实,理解了颜渊拒仕的苦心,庆幸自己虽经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
B.文章用颜渊生活自苦与精神自乐,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的愿望。 |
C.文章不涉铺张,语言平淡,思想却深刻,抑贬谪之失意,化悲伤而进德修业,追求“归休田里”的超然旷达,这也符合作者官场失意、而又欲求摆脱的心理。 |
D.文章提出怀思东轩,追慕先贤的愿望,而最后又“非所敢望”,这就深刻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作者内心的痛苦。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⑵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龙德三年四月晦,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五月,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拜命之日,促装以赴滑台。遂自杨村寨浮河而下,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攻南城,拔之,晋人遂弃北城,并军保杨刘。彦章以舟师沿流而下,晋人尽弃北城,析屋木编筏,置步军于其上,与彦章各行一岸,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没,比及杨刘,凡百余战。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六月,晋王亲援其城,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晋王乃于博州东岸筑垒,以应郓州。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会晋王以大兵来援,彦章乃退。七月,晋王至杨刘,彦章军不利。遂罢彦章兵权,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先是,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性复刚直,不能缄忍。及授招讨之命,因谓所亲曰:“待我立功之后,回军之日,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赵、张闻之,私相谓曰:“我辈宁死于沙陀之手,不当为彦章所杀。”因协力以倾之。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竟退彦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国以之亡矣。
[注]德胜:即德胜渡,当时黄河上一处重要渡口。
杨刘:即杨刘镇,在今山东东阿东北古黄河南岸。
晋王:即李存勖,其父李克用被唐封为晋王,李存勖袭封。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促装以赴滑台促装:催促收拾行李 |
B.析屋木编筏析:拆毁 |
C.垂陷者数四垂:接近、快要 |
D.彦章之军重壕复垒重:读chóng,重叠,一层层 |
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③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④举所佩玉决玦以示之者三
A.两个“为”不同,两个“以”相同 | B.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不同 |
C.两个“为”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 D.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 | B.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 |
C.因协力以倾之 | D.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 |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王彦章听说后,急奔晋王大军而来,猛攻晋军营寨,从清晨到中午,快要把城攻下来 |
B.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将把奸臣全部杀掉,来告谢天下 |
C.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当时段凝用贿赂结交权要,为自己谋取兵权 |
D.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段凝)一向与彦章关系不和睦,暗地里妒忌他成功,私下逗留观望,致使朝廷的军队不能获胜 |
下面最能表现彦章善于作战的一项是()
A.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 | B.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 |
C.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 | D.驰军而至,急攻其栅 |
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彦章受命于危难之中,凭着自己的作战才能,挽狂澜于既倒,一下子扭转了颓势。 |
B.彦章能征惯战、骁勇忠烈,但遇上了晋王,终于不敌,也因此被罢了兵权。 |
C.彦章生性刚烈耿直,曾对亲近的人表示要杀尽败坏朝政的奸臣。 |
D.段凝谋取兵权成功,当了招讨使。可不到一百天,国家就灭亡了。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若 择 源 于 泾 渭 之 流 按 辔 于 邪 正 之 路 亦 可 以 驭 文 采 矣 夫 铅 黛 所 以 饰 容 而 盼 倩 生 于 淑 姿 文 采 所 以 饰 言 而 辩 丽 本 于 情 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选自《文心雕龙·情采第三十一》)《文心雕龙》是(朝代)(作者)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2分)
什么是文学创作的宗旨?根据这段文字,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