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课堂,老师展示下图,问与什么历史事件相关联,小明说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小雨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
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此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由谁领导实施的?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8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哪一事件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列举一个他的发明?
(2)工业革命使生产技术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大变化?
(3)谈一谈工业革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见下图: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速度
——据罗伯特●艾伦《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副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眼的时代精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大陆的代表人物?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请回答:
(1)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2)写出春秋时期晋楚之间进行的著名战役的名称。
(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哪个诸侯国?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请列举两位。
(5)写出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名称。

黄河和长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两条母亲河,在这里产生了许多灿烂的文化。
据此请回答:
(1)请分别列举黄河和长江流域一个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
(2)此时黄河和长江流域代表性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3)相传远古时,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其中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主要是哪两个部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