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化学造福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量头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脱硫实现了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B.白色污染的减少         C.酸雨的减少
(2)用MnCO3能除去溶液中Al3和Fe3,其原因是_____。
(3)已知:25℃、101kpa时,Mn(s)+O2(g)=MnO2(s)   △H=-520kJ/mol
S(s)+O2(g)=SO2(g)   △H=-297kJ/mol
Mn(s)+S(s)+2O2(g)=MnSO4(s)    △H=-1065kJ/mol
SO2与MnO2反应生成无水MnSO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MnO2可作超级电容器材料。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5)MnO2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6)假设脱除的SO2只与软锰矿浆中的MnO2反应。按照图示流程,将a m3(标准状况)含SO2的体积分数为b%的尾气通入矿浆,若SO2的脱除率为89.6%,最终得到MnO2的质量为c kg,则除去铁、铝、铜、镍等杂质时,所引入的锰元素相当于MnO2___________kg。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淡黄色固体A和气体X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反应②④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②
反应④
(4)检验溶液C中的主要阴离子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 ________。

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其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
(2)与标准状况下V LCO2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用分式表示)。
(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4)某盐混合溶液中含有离子:Na+、Mg2+、Cl-、SO42-,测得Na+、Mg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 0.2 mol·L-1、0.25 mol·L-1、0.4 mol·L-1,则c(SO42-)="___________" 。

现有以下5种物质:H2O、SiO2、CaO、Na2O2、Al2O3
(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试写出任意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法):
(2)上述物质有些可以两两反应,试写出一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

(12分)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

(1)若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__ (填编号)。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①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 ? min)。
②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 (填编号)。
A 增加O2的浓度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D.使用催化剂
(3)将一定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上述反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氧化物产生)。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滴加5mol/L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

EF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铝粉与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硝酸溶液中含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8分)燃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
(1)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处理时,常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如:
则CH4 ( g)将NO2 (g)还原为N2(g)等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在一定压强下,该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CO2的转化率降低。则该反应的________ 0(填“ >”或“ <”);若用以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构成燃料电池,则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