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M 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填序号)。
A.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H2SO4溶液后红色退去
B.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向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①非金属性X Y(填“>”或“<”)
②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 ( g ) + B ( g)2C ( g ) + D ( 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物质 |
A |
B |
C |
D |
起始投料/mol |
2 |
1 |
2 |
0 |
(1)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用200mL量筒量取5.25mL稀H2SO4 |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NaCl晶体 |
C.用100mL烧杯配制50g质量分数约为1%的食盐水 |
D.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0.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
E.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3
F.盛装Ca(OH)2溶液的试剂瓶可用玻璃塞
G.萃取分液时,先将上层液小心从上口倒出,再将下层液从下口流出
H.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但不可触及瓶底或沸石
(2)乙醇(俗名酒精)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分子式为C2H6O,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
(3分)有Mg、Al、Fe的混合粉末4.4g与适量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4.0g,则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L。
(7分)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②中化学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10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它们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E和F~J中分别含有同一种元素。反应E→A+O2的条件未标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化合物H中的阳离子是;D的化学式为。
(2)A生成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和F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B与C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
(5)I→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分)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K+、Cu2+、Ca2+、Br—、SO42—、CO32—、Cl—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为两份,产生的沉淀可部分溶于稀硝酸。
(2)取一份滤液,向其中加入氯水并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四氯化碳层呈橙色。
(3)向另一份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取原溶液做焰色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
试判断:该溶液中一定有离子,肯定没有离子,可能有离子。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还需要做的实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