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教会宣扬蒙昧主义,实行愚民政策,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了树立神学的权威,教会把古代科学文化视为“异教”而横加摧残。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在其所著《对话录》中说:“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他下令烧毁藏书丰富的古罗马图书馆。在教会怂恿下,许多古代建筑、雕刻和书籍被破坏,修道士刮去古代羊皮纸手稿上的字迹,去抄写神学教义、信条、神奇故事、修道院编年史等,致使许多古典学术著作毁灭而失传。教会宣扬人是上帝的奴仆、上帝的羔羊,人们必须弃绝现实的物质享受,克制欲念,才能求得死后进入“天堂”。
----- 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用书》
材料三  ……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四  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如果说自然树立了某种权威,那就是父权;可是父权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状态中,只要儿女一能自立,父权即行结束。其他任何权威,全都来自一种异于自然的来源。只要仔细考察,总归会给任何一种权威追溯到两个来源之一:或是出于垄断权威的人的实力和暴力,或者是由于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表示同意。
──狄德罗《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在思想统治方面与西欧教会的相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这两种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时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
请回答:(10分)
(1)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是如何实现的?(2分)
(2)如何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取得全面的胜利?(6分)
(3)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有何影响?(2分)

材料一:2004年9月15日晚,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与“联合国记者协会”以“视讯会”方式进行“对话”,在所谓的“致词”中,陈水扁攻击祖国大陆和联合国,说:“德国统一之前,东、西德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因此,一味阻挠台湾人民参与国际社会,只会让台湾与中国越走越远,伤害两岸人民的情感,无助两岸关系的正常化。”
材料二:根据雅尔塔会议及《签订德国失败和接管最高权力的声明》等的有关规定,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相继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台湾问题和两德问题的不同。(提示:可从形成的原因,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双方各自对国家分裂的认识等方面考虑)(8分)
(2)对于“台独”的嚣张气焰,我国政府采取的态度是什么?(2分)

以下两张照片分别摄于二战前夕的英法。请结合历史背景回答:

(1)两张照片摄于当时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2分)
(2)你如何理解张伯伦和达拉第回国后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4分)
(3)历史的发展真如张伯伦和达拉第所预言的吗?结果怎样?(4分)

材料一:1936年1月张学良对青年人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张学良文集》第1集
材料二:蒋介石在西安督战,与张学良、杨虎城合影西安事变的报道

请回答:
(1)当时张学良将军有没有个人的“苦闷”?(1分)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国家问题”?(1分)
(3)观察材料二的图片,你可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分)
(4)研究张学良的生平事迹,上述两则材料采用了图片资料和文献资料,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采用哪些资料来研究?(1分)

在美国学者哈特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人选。(见图)

请回答:(5分)
(1)从七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或一组人物,谈谈其入选《100人》的理由。(2分)
(2)你认为作者选择人物的标准是什么?依据此标准,如果让你从中国古代史上再选取一位人物,你会选择谁?简要说明理由。(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