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出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
|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
|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
|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区域采取的相同的对外开放举措有()
①创办经济特区②设立开放城市③开辟经济开放区④成立自由贸易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体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构架,第二个飞跃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建立到迈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基本轨道。下列与“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建立”、“迈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基本轨道”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 A.辛亥革命、1954年宪法颁布、“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
| 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制定、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
|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颁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制面粉输入值的数据统计(单位:元)。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通商口岸大量开放 | 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
| C.国际形势急剧变化 | D.民国政府政策推动 |
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某些沿海城市吃西餐开始成为有钱人的时尚消费。这主要是因为()
| A.民族工业发展,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
| B.通商口岸开放,西方文化传入 |
| C.西方殖民者涌入,迎合他们饮食习惯 |
| D.西餐比中餐更多变化营养丰富 |
《海国图志》载:“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其广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 B.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 C.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 D.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