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克的《政府论》成稿于1688年革命之前,在革命发生后匆匆出版,当时并不受广泛推崇。为“光荣革命”辩护的辉格派主流思想,与洛克的理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很少引用洛克的言论,极力回避洛克倡导的革命的权利等激进原则,而主要诉诸英国古代宪法和国王的责任等观念,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18世纪中后期,美国革命者利用洛克的理论为反英运动辩护,英国国内的激进主义者也借助洛克的理论来阐述改革的主张。19世纪英美自由主义成为一种思潮以后,《政府论》成了这一思潮的经典。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材料一中洛克思想的影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趋势。参照图5,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材料三 历史之学,最重因果。……治历史者,职在综合人类过去时代复杂之事实,推求其因果而为之解析,以昭示来兹,舍此无所谓史学也。
——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表1
时间 |
刊物 |
作者 |
文章 |
1915年9月 |
《青年杂志》 |
高一涵 |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
1916年10月 |
《新青年》 |
刘叔雅 |
《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 |
1917年4月 |
《新青年》 |
陈独秀 |
《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 |
1917年12月 |
《东方杂志》 |
章士钊 |
《欧洲最近思潮与吾人之觉悟》 |
1919年1月 |
《东方杂志》 |
杜亚泉 |
《大战终结后国人之觉悟如何》 |
(3)按材料三中柳诒徵提出的“治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表1所示历史现象。
(4)综上,就思想与时代的关系问题阐述你的见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诗作
材料二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商鞅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2分)
(4)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两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二智者学派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
材料三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3)材料三提出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
(4)材料四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中共十四大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4分)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4分)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观点的相同之处。(2分)
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往往以思想解放为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是他们的代表,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摘编自《17-18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比较》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五四以前的历史表明,中国走西方国家老路的尝试没有成功,此后,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前赴后继,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摘编自《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走西方国家老路进行了尝试,中国资产阶级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 ?
(3)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走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4分)
(15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